齊秦1960年1月12日出生,在家中排行老幺。人們熟悉齊秦大多是從傳唱一時的《大約在冬季》和《外面的世界》開始的。在內地的知名度,齊秦似乎更勝姐姐齊豫一籌,但齊秦本人認為,姐姐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人。盡管兒時的齊秦愿望是想成為一個科學家,但十幾歲的齊秦卻有著一段晦暗的日子。他的年少氣盛、無心向學以及交友不慎,都令他的雙親憤怒不已,以至他曾經被送進了感化所。
當齊秦的父母離異時,姐姐齊豫已經進入了臺灣大學數學系,姐弟兩人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齊豫給了齊秦很多鼓勵和關愛。讀大學的姐姐齊豫,對于正處于青澀成長期的弟弟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她,造就了一個做歌手的齊秦。當年齊豫演唱的《橄欖樹》,也是校園民謠的經典曲目,在香港入選了十大中文金曲以后,她用獎金買了一把吉他,送給了弟弟,齊秦這才走出了孤僻和自閉。齊豫說:“我為弟弟做的事,并不象人們想象的那么多,他本來就是一只自由的飛鳥,我只不過幫他打開了該死的牢籠。”齊秦卻說:“沒有姐姐,我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我不是狼,但姐姐真的是天使”姐弟兩人手足情深,由此可見一斑。
其實,在齊秦出版《狼》的時候,并沒有把狼當作自己的一個形象,但由于他的長發和窄腳的褲子大家無緣無故的就把他定位在了這里,他也只好承認了,由于少年的時候,他曾經墮落過,很感慨,是姐姐救了他,所以,姐姐是他的天使。
1979年,齊秦開始在西餐廳演唱,當時只是為了賺一點錢,那時的齊秦已經開始了音樂創作,作品屬于民歌的曲風。有一次,一家唱片的工作人員在西餐廳里聽到了齊秦唱歌,隨后問他是否有興趣加入唱片行業,齊秦不加猶豫的說:“有”。于是,從此齊秦踏上了音樂的道路。
其實,齊秦的童年、少年生活并非幸福,父母的離異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因而也使他的少年時代變的狂放不羈,成為了問題兒童。正如歌中唱到的“曾幾何時,我迷失了自己;曾幾何時,我忘卻了自己,沉醉在變了調的都市里......”齊秦對于家的感覺是很向往的。在他十五六歲的時候,母親就離家去了美國,家里常常沒人做飯,姐姐就經常帶著他到后面去吃面。看著別的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齊秦的心里非常憧憬。長大以后,他很少到外面去吃飯,即使一個人,他也愿意待在家里,做上三四個菜,自己吃也覺得很幸福。他是在模擬一個家,尋找一種感覺。
除了在生活方式上的影響,在創作中也深深地影響著他。生活經歷使他常常意識到事物總是不完美的,悲傷的總是印象比較深刻,而美好的,遺忘的也很快。在他的創作中,悲傷、低調正是源于此。在齊秦從感化所出來以后,姐姐怕他再惹事、造反,總是讓齊秦跟在身邊。在姐姐錄音的過程中,齊秦耳濡目染的也感受到了文人雅士的那種文化氛圍,使他很滿足。大師李泰祥,在錄音的過程中經常對某個小錯誤大發脾氣,這使齊秦感到了李大師對于音樂的嚴肅性。齊秦對他是尊敬有加的。在后來李泰祥的廣告作品中,才使齊秦真正意識到,音樂原來不用那么嚴肅、那么商業化,只是一首歌,一種表達大方式。只要它所表達的誠意夠、有特色,那么歌本身也是有生命和價值的。
來源:鳳凰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