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七日電題:垃圾郵件愈演愈烈想說告別不容易
中新社記者翁陽
何時才能告別令人厭惡的垃圾郵件!大概每個上網的人都曾發出過這樣的感慨。
據最保守估計,垃圾郵件每年會白白浪費掉全球網民數十億小時的寶貴時間,還會給全球經濟帶來上百億美元的損失。不僅如此,作為病毒攜帶者的個別垃圾郵件更會給電腦用戶數據帶來突如其來的災難。
令人感到憂慮的是,這種災難還有著愈演愈烈之趨勢。日前來自IT市場知名調查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到明年中旬垃圾郵件將占去百分之六十的全球電子郵件收發量,高過目前十個百分點。
從用戶尤其是付費用戶角度來講,對電子郵件服務商(ISP)、內容服務商(ICP)或是相關電信運營商表達不滿和置疑是無可厚非的。但實踐證明,由于互聯網的虛擬性、無國界性等特征,僅僅靠上述力量在技術層面采取的防御措施很難有效遏制垃圾郵件,要真正遠離垃圾郵件困擾依然長路慢慢,原因主要如下:
首先,雖然世界上包括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確立的反垃圾郵件相關法案或法規對打擊垃圾郵件發送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威懾作用,但作為垃圾郵件第二大“策源地”的中國尚未出臺相關立法。同時,從互聯網自身開放性出發,一部全球標準化反垃圾郵件法案的出臺應能更好從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但操作難度著實很大。
其次,針對垃圾郵件,各國ISP、ICP等涉及電子郵件服務的公司機構目前大多還是單兵作戰,相互之間缺乏溝通與合作,有時還會發生誤解。這種狀況不僅使得郵件發送者黑名單資源無法共享,而且分散的反垃圾郵件技術研發帶來的標準差異也將給未來的合作帶來相當的困難。
第三,由于投訴機制的匱乏,大多數電子郵件用戶對垃圾郵件采取置之不理就地刪除的方式,這令不少垃圾郵件發送地址可以長期游弋于封殺視線之外。
第四,少數大型知名郵件服務商、電信運營商為牟取商業利益,將其掌握的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用戶資料販賣給進行電子營銷的垃圾郵件制造者,或直接通過其自身網絡渠道散播垃圾郵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垃圾郵件的推波助瀾者往往隱蔽的很深并不易對之懲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免費電子郵箱的存在和收費郵箱按年/月付費的模式也不利于從市場角度和監管角度限制垃圾郵件制造者。比照發送現實郵件需貼郵票的方式,有業內人士提出“電子郵票”的創意構想,即服務商不再按用戶使用郵箱時間長短收費,而按照其發送郵件的數量收費。
顯而易見,由于垃圾郵件制造者多為大批量群發,“電子郵件”對之成本的大幅提高可從經濟角度遏制垃圾郵件之猖獗。但問題在于,目前電子郵件市場中免費郵件之廣泛存在使得上述構想成為空想。退一步講,即使某天全球所有郵箱都要付費,為實施“電子郵票”工程所必須配套的全球郵箱用戶數據庫及權威認證收費組織兩個機構,由于涉及到政府間談判,其實現也殊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