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的一個學院有博士生300人,學校要求每人需發3篇論文,全國符合發表檔次要求的該類雜志不到10份,如果一期雜志能登30篇文章,那么光這個學院博士生發的論文就要包下全國所有這些雜志的兩至三期———
“我國的博士生數量已經過多,博士生培養規模不應從人口或大學生基數考慮,其總的規模應與國家科研投入和發展相關,沒有高水平的科研,就帶不出高水平的博士生。各高校的校長應考慮學校是否具備了相當的科研水平來培養博士,而不應將博士點的增加作為一種政績。”在最近召開的首屆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上,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陳皓明教授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在學術論壇上,如何提高我國博士生的培養質量這一話題又一次成為討論的焦點。
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反映一個國家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2003年我國博士生招生數量達5萬人,預計到2010年我國博士生數量將達到世界第一。而一些專家認為,連續幾年招生數量的增長,從數量上我國已經成為研究生培養大國,但培養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卻依然差距較大。
數量與培養資源的短缺矛盾突出
中國科學院鄭時齡院士算了一筆賬:某知名高校僅城市規劃學院就有博士生約300人,學校要求每人需發3篇論文,全國符合發表檔次要求的建筑類雜志不到10份,如果一期雜志能刊登30篇文章,那么光城市規劃學院博士生發的論文就要包下全國所有這些雜志的兩至三期。更不用說全國還有其他院校的博士生們也等著發文章。
博士生數量與培養資源的短缺已經構成尖銳的矛盾。
清華已決定控制培養規模,使博士生培養向縱深發展。據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趙偉介紹,清華已經制定政策,嚴把招生關,規定即使是院士博導,一人最多也只能招3名博士生。
中國工程院李衍達院士也表示:博士生的培養應當優化結構,在整體結構優化的前提下,提高質量,再逐步提高數量。
博士生創新意識弱是個大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過增元認為,創新意識弱是當前博士生培養中的大問題。“現在一些高校的博士生上課,往往還延續中小學那種方式,讀書本,聽老師講課。”過院士說。
他提到自己1993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給研究生上課時的經歷:“那里的學生在課后項目或作業中總要搞些新花樣,經常會來跟我辯上幾句。這對他們來說是自覺的,甚至是無意識的,因為從小到大整體環境都要求他們這樣做,”過院士說,“而我們的博士生則大多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添一塊磚加一塊瓦,很少對一些本質問題提出挑戰。甚至有些華裔教授得出結論:需要攻堅的困難項目,找美國學生比較好;工作量大需要踏實工作的項目,找中國學生好。”
過院士分析,我們的教育體制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注重還不夠,而在社會上,本來科研投資就少,很多企業又重視短期效益,求穩求利潤,不舍得去搞有風險的創新課題。
清華大學副校長龔克認為,要激勵博士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性,關鍵是要有制度的保證。他認為,知識的界限原本就是模糊的,分類并不是很嚴格,而且現代科學實踐證明不同學科知識的互相交叉是現代科學不斷發展的動力,他建議破除現有的學科目錄體系,這樣,將更有利于創造新的知識。
據悉,一些高校為激勵學生創新,已相繼推出一些具體措施,如清華大學設立了博士生科研創新基金,以此鼓勵博士生們從事一些探索性強、帶有風險的科研課題。
論文數是惟一參考?
“我讀博3年中聽到最多的就是‘論文’兩個字,發表論文的壓力實在太大了。”中科院一位姓黃的女博士生在論壇上如是說。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培養機構對博士生都有發表論文篇數和發表雜志檔次的要求,如果篇數達不到要求便無法畢業,而評獎學金或學術新秀時,也往往以發表論文數作為參考甚至是惟一參考。
不少博士生對此表示異議。這位女博士生說:“其實由于學科不同,發表論文的檔次和數量是不同的。比如我搞納米,一個實驗數據兩三個星期就能得出,而有些專業的同學可能整日整夜盯著實驗,但成果產出率卻可能很低。”
“現行評估體系是影響博士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清華大學力學系博士生導師鄭泉水教授說,“現在的評價體系是數量體系,缺少一套科學的學術評價體系,是做給外行人看的,這種評價體系對科技發展傷害很大。”他說,“沒有評價還可以專心做學問,有了就得應付,這樣就會造成學術風氣浮躁。在科研項目上,不看你的產出,弄到錢就是英雄。其結果是什么項目都接,什么領域都做,做十幾個領域,學術水平自然難以保證。”
而評價體系的問題同樣還體現在博士生的招考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周玉說,現在博士生的招考還是按照考分情況錄取,考分高就行。分數和能力固然有一致性,卻也有不一致性。而國外在研究生選拔過程中主要是靠面試,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以及他所要干的事情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個性的東西很被看重。
導師與學生是大魚小魚的關系
國外有研究發現,在拔尖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天賦占10%,機遇占5%,而領導和老師對被培養對象的影響卻占了85%之多。鄭泉水教授說,從這個意義上看,導師對學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甚至起決定性作用,我們的學生能不能成為世界一流,85%取決于我們的導師是不是世界一流。
目前國內有不少導師并沒有真正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我跟導師一年最多能深談兩次,”某高校材料系的一名博士生說,“導師就像是項目總承包商,整天跑項目,根本沒有時間參與科研。”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熊義志將自己理想中的導師進行了描述:導師與學生不是養魚人與魚的關系,而應該是大魚和小魚的關系,是伙伴關系,是友好的,互動的。小魚跟著大魚游,導師應該帶著學生游向大海,即學術前沿。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包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