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怎樣”?你知道“自己有愛心嗎”?“愛心會讓人類所相處的社會變成什么樣”?這些問題,看起來很淺顯,其實不然,因為有時候可能連你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答案。
昨日,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知名人文學者周永琴,應太陽星城愛心之旅采訪團地邀請,不辭遠行趕赴合肥工業大學,在輕松的氛圍中,為充滿愛心的大學生們進行了一場聲情并茂的演講,不時引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合肥工業大學的愛心活動一向活躍,據了解,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三屆全國自強模范暨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上,合肥工業大學以其頗具影響的青年志愿者扶殘助殘工作,而受到表彰。成為全國80個先進集體中兩所高校代表之一、安徽省三個先進集體之一、安徽省唯一的一所受表彰的高校。
目前,合肥工業大學擁有扶殘助殘青年志愿者社團共15個,在冊人數達4000余人,一批志愿者還與安徽省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建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共建關系機械學院志愿者社團——紫笛社。他們每周定時去該中心看望和幫助聾兒們,教他們發音識字,為此學生與聾兒們建立了仿佛親情的關系。
昨日,作為著有成就的人文學者,周女士平易近人地與現場的大學生們以拉家常的方式展開了討論,他們談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并談到了從自愛到愛他人,用生動的親身經歷,論證了付出愛心會產生的社會效果。周女士說:“人自在母腹中受孕那一刻起,就注定與這個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嬰兒時期的快樂,常常要仰仗父、母親和其他人的給予,是被動的一種快樂;但成人后,很多人會有這樣那樣的煩惱,有人變得壓郁甚至有心理障礙;其實‘愛莫大于心死’,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給予別人幫助和快樂時,獲得自身的快樂和幸福,簡單的愛心給予,可以讓這個社會悄然之間變美變好,人與人之間更和諧”。
演講贏得了合工大的學生們的共鳴,據了解,參加演講的學生中有大部分是學校愛心活動的志愿者。來自該校材料系3年級的徐同學告訴記者,他的四位舍友都是扶殘助殘的志愿者:“我們開始見到殘疾人時不會回避,但心底里還是覺得他們與我們不同,有些距離,但是做了志愿者的工作后,我開始了解了他們真正的生活”。一旁來自計算機系的新生說:“雖然我還沒來得及參加助殘活動,但我知道,要讓殘疾人過的好些,我們應該更努力些”。
一位腦癱患者、合肥市詩人史小玲也在志愿者的幫助下,來到演講現場,并為愛心之旅愛心采訪團寫下她的心聲:“真正的朋友不需要過多的語言交流”。
華夏愛心團愛心專員、著名畫家李繁民向合工大的愛心志愿者組織贈送了現場即做的巨畫“鵬程萬里”圖。演講結束后,太陽星城愛心之旅采訪團向合工大贈送了來自民間的思悟錄——〈牽手愛心〉,大學生們將周永琴、趙玉芝、宋體金、李繁民團團圍住,請他們簽字留念。
最后,合工大團委副書記發自肺腑地說:“因為我們年輕,才擁有熱情;因為我們有熱情,才擁有愛心;因為我們有愛心,才有今天的牽手。我們愿與愛心之旅一道同行!”
(來源:《華夏時報》,作者:“太陽星城愛心之旅”特派記者: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