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九月十日電(記者余東暉)中華全國工商聯第一副主席胡德平十日強調,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扮演發達國家制造業流程再造的轉化角色,并非排他性的民族利己主義,對發達國家也是有利的。發達國家應以“貢獻論”相待,而不應以“威脅論”相識。
周三在此間舉行的“中國全球化企業論壇”上,正率領十多位中國知名民營企業家在美國訪問的胡德平以“經濟全球化中的中國角色”為題發表了演講。
胡德平認為,中國以較低的勞動力成本、較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大量的市場需求,加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承接發達國家轉移的制造業,這是制造業全球重新分工水到渠成的表現,也是中國企業有“上進心”的表現,對中國和發達國家都是有利的。他指出,中國置身于制造業全球重新分工的大勢所趨之中,并接受由此引發的資本流動,對于降低發達國家企業成本,為發達國家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商品,抑制世界通貨膨脹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胡德平說,如果有人一方面希望中國加入WTO,參與經濟全球化,另一方面又不愿中國承接發達國家制造業的轉移,并因此鼓吹“中國威脅論”,那就無異于中國諺語所說的“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或者叫“好美人而惡西施”,這是不符合邏輯的。
胡德平表示,現在稱中國是“世界大工廠”有點太“抬舉”中國了,中國現在只是“世界大工廠”中的眾多車間而已。中國進入全球五百強的十一家企業沒有一個屬于制造業,中國外貿二百強的貿易額百分之七十屬于加工貿易。DELL電腦的高科技零部件都在發達地區生產,最后組裝在中國,最后工序僅占總價值的百分之五;全球手機巨頭都在中國設廠加工,中國在獲利的同時,也承擔著貿易順差的壓力。胡德平以這些說明,加工業轉移中國并非只有中國獲益,中國不會因此對他國構成威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