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古剎,冠居天下名蘭“四絕之首”,坐落在泰山西北氣勢威偉尊雄的昆侖山(亦稱方山、玉符山)南麓。黃河北繞,岱頂南瞻,群山拱環,別是乾坤,為泰山背最幽絕處。行政屬濟南市長清縣所轄。
寺院經歷一千六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名勝眾多,枚舉難周,F存古建筑有金剛殿、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千佛殿、十王殿、御書閣、方丈院、證盟殿;除此尚有般舟殿、孔雀明王殿、臥佛殿、龍藏殿、七古佛堂、觀音堂、達摩殿、轉輪殿等眾多殿堂遺址。寺中有“海內第一名塑”的宋代尼塑羅漢、辟支佛塔、鐵袈裟、朗公石、一線天、白云洞、可公床、菩薩頂(蹲獅巖)、仙人巖、仙人街、天門、無生地、明孔山、摩頂松、漢柏、鴛鴦檀、龍鳳檀、太宗御碑、乾隆御碑群、慧崇塔、僧塔林、方山積翠、鏡池春曉、朗公泉、袈裟泉、甘露泉、五步三泉、夕照亭、通靈橋、十里松以及散布于寺院山巖、殿壁間的無數文賢騷客留下的詠嘆靈巖的詩偈碑文等等,風景尤勝、美妙難收。
據《靈巖寺志》所載,遠古時,已有“希有如來”于寺所在地成無上覺道,西漢文帝夢泰山靈巖廟并為之祭祝興旺;西晉大師弗圖澄游觀靈巖峪谷,之后有其高弟竺僧朗大師,因緣卜居泰山,始造靈巖道場,即有“戒若冰霜、學徒清秀”,道德遠播、垂范人天的靈巖古風,大師道德所感,七帝競相供養,書請為師,卻不動道場。
北魏法定禪師(碑載為觀音大士所化)重興靈巖,及至唐初慧崇大師創千佛殿,更加開拓道場,靈巖佛教大乘風范,愈加發揚。始有“天下四絕”之美譽,宋金元明,寺院香火鼎盛,規模更加宏大,常住僧多至數千眾(見元“清安禪師道行碑記”),高僧輩出,龍象群涌(見《高僧傳》所錄),可謂佛光萬丈,法延磅礴,名傳四方,盛極一時。
相伴千年歲月的輝煌歷史,道場所傳法脈是寺院一切活動的主旋律。唐天寶年間李邕所撰《靈巖寺碑頌并序》上載,“或真空以悟圣,或密教以接凡,謂之靈巖,久矣”,可知靈巖寺為禪宗與密法(漢密)并弘的佛教道場。靈巖寺禪宗的弘揚先后經歷了北宗、南宗的發展;南宗又經歷了“云門”、“黃龍”、“曹洞”、“臨濟”的變遷,而以曹洞正宗為主。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唐高僧降魔藏大師駐錫靈巖,開靈巖茶風以助禪坐,隨后飲茶之風播及南北僧寺及俗俚鋪間。
唐密(亦稱“漢密”)在靈巖寺也得到了相當規模的弘傳。從建筑上看,至今尚留存著唐代廟門密殿遺址、北宋始建的“孔雀明王殿”、“轉輪藏殿”等密法殿宇。從尚存的大量石幢上所刻的各種密咒如“佛頂尊勝陀羅尼”、“六字大明咒”、“大隨求咒”、“文殊五字真言”、“護法咒”以及大批用古梵文所刻的咒語等等,突出地體現了“唐密”的特征。作為唐密無上法門——又十分適應于漢地禪風文化特征的“無相密心中心法”,在大靈巖寺也得到了弘揚。唐天成三年在山門密殿石柱上就刻有“一切如來心中心真言”,僧塔林中“大隨求咒”更是屢見不鮮。靈巖寺唐宋以來心中心密法的弘揚可謂是近代以來佛教中再度興起的“無相心中心密法”的前弘期。
時光流度,歲月滄桑,盛極一時的靈巖佛教延至明末至清,道場氣象逐漸衰敗,至新中國成立前,已是佛事頹廢,僧人匿跡,清凈道氣,已成過去。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落實,靈巖佛法再現生機,現有寺中常住僧眾十余人。僧人并引導廣大信眾始終堅持“愛國愛教”的原則,清凈道心,莊嚴道場;自覺反對邪教,堅持正信正行;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并配合寺中文物管委會的工作,促進其旅游業的發展,努力發揮佛教“護國利民”的應有價值。靈巖寺如律如法的信仰活動和良好的管理工作,得到社會各界的贊許,并被濟南市宗教局評為“先進集體”,寺院當家法師,被省宗教局評為“先進個人”。
靈巖寺清凈幽寂,氣勢巍峨的天然環境以及寺中僧人素有的秉戒端行,明心達性,志趣高遠,平凡而灑脫的氣宇,在廣大佛教信眾乃至游人的心中更添了幾多神秘、向往、與崇敬。
如今的靈巖僧人,文化素養普遍較高,具足道心,清凈戒行,立足現實,覽古以鑒來今,更是志在重振“家風”,再續祖道,光大靈巖,愿在與時代發展不斷相適應中,為世界的幸福美好煥發更加燦爛的光芒!(圖文據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