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一日電記者今天從國家水利部了解到,中國在二00七年底將初步建成與淮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防洪除澇減災體系,屆時沿淮群眾將擺脫洪澇災害之苦。
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錢敏介紹,目前淮河堤防標準仍比較低,防洪體系也還不完善。因此,加快治淮工作進度迫在眉睫。淮委目前確定了治淮三大任務,并為任務的實施進度制定了詳細的時間表。
這三大任務分別是:抓緊做好災后重建工作,用三年時間解決一百二十萬行蓄洪區及淮河灘區群眾安置問題。二00三年入冬前先期安置好四十萬房屋倒塌群眾,確保受災群眾有房住。二00四年汛前完成行洪區堵口復堤和興建進洪閘、退洪閘工程,同時完成部分排澇設施建設和險工險段除險加固建設任務。
完成十九項治淮骨干工程,到二00七年底全面發揮其防洪減災效益。一九九一年國務院治淮(河)治太(湖)會議確定了十九項治淮骨干工程,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目前已有四項竣工驗收。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東調南下續建工程、跨省骨干河道治理等骨干工程都還沒有完成,導致整個淮河防洪體系不夠完善。
五年內完善淮河流域防洪除澇體系。根據今年洪水中暴露出來的沿淮澇災大于洪災的問題,淮委決定提早實施《關于加強淮河流域二00一-二0一0年防洪建設的若干意見》,計劃到二00七年底基本完成淮河干流蚌埠以上行蓄洪區的調整與改造任務,鞏固入江水道、分淮入沂工程,對重點平原洼地加強排澇能力建設,提高流域防洪除澇能力。
錢敏表示,如果能在五年內按計劃完成上述三大任務,淮河防洪標準將大大提高。屆時,在沿淮行蓄洪區充分運用并啟用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的情況下,干流中下游的防洪標準將達到百年一遇。同時,在啟用低標準行蓄洪區時,不會再出現大規模撤退轉移群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