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5日電 一擲200萬港元狂掃名貴手表,花費十多萬港元買一部時新的白金外殼手機……這不是電影中的情節,而是香港久未上演的一幕“豪客購物”記,其演員是一批來自內地到香港進行個人游的游客。在個人游火爆以及由此帶來的大量熱錢涌向香港的背后,金融監管問題突現,規范人民幣流通的問題變得迫在眉睫。
據香港報紙報道,香港對中國內地游客開放自助游后,不但帶動旅游及零售業,更有個人游豪客買入多棟物業作投資。近期,一內地個人游豪客在香港期間斥資264萬港元現金落訂,一口氣購入五個住宅單位,做長線出租;還有內地商人一擲1380萬港元,購入香港荔枝角道一家商鋪,作為出租投資用途;待到9月1日才開放香港個人游的上海,更有豪客迫不及待,日前通過電視會議,以1742萬港元一舉擊敗加拿大多倫多與香港的三名對手,投得香港畢架山一號一個近兩千尺連花園單位。
與此同時,有明顯跡象表明,隨著個人游升溫,大量“熱錢”開始流入香港。據保守估計,近兩月來,即有約200億港元的內地資金流入香港股市炒股。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表示,內地目前設有外匯管制措施,內地游客來港所帶現金有限制,相信中央政府會關注有關情況,香港當局會密切留意內地“個人游”限制放寬后,會否出現內地人士借機來港洗黑錢。
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出席一個公開場合時透露,警方與廉政公署曾于兩年前聯手偵破一個“洗黑錢”集團,該集團的成員每日安排內地旅客攜帶大量現金來港,總共將不法活動獲取的數百億元收益運抵香港。
近月香港股市相當活躍,指數連續高升,成交逐日增加。踏入8月份,日均成交額高達113億元,與內地資金不斷流入香港市場有關。有經紀行表示,成交額激增,部分原因是與內地開放個人游有關。有業內消息人士透露,因為QFII啟動之前,大批資金希望“先機先得”,賺取超額收益。
據介紹,內地人到香港開戶并不難。在香港,無論外國人或內地人來港開戶買賣證券,只需提交其身份證明文件,都可以成功開戶。銀河證券的一位操盤手告訴記者,現在在南方地區,經常有香港證券公司的經紀員來拉客戶,他們會巧舌如簧地把港股夸成遍地黃金,來慫恿內地的有錢人去投資。
不過,按中國證監會規定,內地居民不能持有外國的投資戶口,主要是由于外匯管制的問題。另外,內地居民要匯錢離開內地,目前仍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內地居民多以游客身份并多數以手持現金的方式來港買賣股票。此外,一些銀行也為內地資金流入香港行方便之實,一投資香港股市的內地人士告訴記者,香港某著名外資銀行對其客戶所開展的一項業務“在向境外匯款方面非常方便”,通過這家銀行提供的這種服務,內地人士完全可以通過設立多個戶頭化整為零地將內地的一筆外匯資金很順利地匯到香港。
憑著外管局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關于銀行外幣卡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簡稱《通知》),借著以個人身份游港省市和地區的擴大,港澳“個人游”熱潮的興起,內地個人開辦外幣卡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據銀行人士介紹,目前能在香港以及境外消費的只有外幣卡。在境外消費過程中主要以港元和美元形式消費,也就是外幣貸記卡,由發卡行預先墊付外匯,個人返回內地后在規定時間內,以人民幣按當日國家外匯牌價購匯還款。《通知》對境內卡在境外提現規定了限額,采用日限額加月限額的方式。即持卡人在境外使用外幣卡,當日累計提現金額不得超過1000美元,當月累計提現金額不得超過5000美元。也就是說,用外幣卡在現金使用上比過關規定的個人只能攜帶2000美元更顯寬裕,這無疑也使得內地游客出境只限攜帶6000元人民幣名存實亡。
隨著內地個人游蜂擁到港,也為香港保險業帶來商機。有跡象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內地游客開始熱衷于買香港的保險,而一些香港、澳門的境外保險公司甚至違規向內地消費者推銷壽險保單的“地下保單”。有報道指出,香港每年的保費收入為400多億元港幣,其中約1/3來自內地,達120億元港幣,“地下保單”的規模已經占到了全國個人壽險收入的10%左右。另外,據有關單位的間接測算結果,2002年在內地銷售的香港“地下保單”保費收入不會低于80億元港幣。
按照規定,出境者可以憑通行證和簽證,在規定的外匯額度內,按國家當日規定的外匯牌價以人民幣購匯,但是更多人希望突破這一限制,換入更多外匯,因此在深圳等地,隨著個人游的火爆,地下錢莊也空前活躍,盡管其外匯“黑市價”明顯高于國家當日規定的外匯牌價,但其生意卻有增無減。此外,由于某些地區出現了專門負責融資的新型代理機構———“地下錢莊”,一些人也通過“地下錢莊”流入香港。“地下錢莊”先以人民幣方式收取國內收貨人的瞞騙貨款,再借貸給國內需要人民幣的三資企業,然后由這些企業通過其在境外關聯公司的外匯賬戶,以外匯方式將瞞騙部分貨款支付給境外供貨商。(來源:北京青年報植萬祿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