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四日電 (記者 朱大強)在今天召開的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強調說,司法為民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司法為民進一步揭示了新時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實踐意義,對于進一步做好法院的各項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肖揚說,“三個代表”思想的本質特征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人民法院工作要牢固確立司法為民的宗旨。我們必須牢記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緊密結合人民法院各項工作實際,深入思考和研究司法為民的具體內涵,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肖揚從以下幾個方面細解司法為民:
——司法為民是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的本質要求。牢固確立司法為民的宗旨,并切實貫穿于全部的司法活動和司法活動的每個環節,人民法院就把握住了十六大提出的“保障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的本質要求,就把握住了貫徹落實十六大這一重要精神的新起點。
——司法為民是“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的基本價值取向。司法為民是通過公正、高效、文明的司法活動實現的,必須落實到保護人民、打擊犯罪、制裁違法、定紛止爭、化解矛盾的審判過程中去,落實到依法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中去。按照司法為民的要求,人民法院要通過司法活動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為當事人盡心竭力解難事,為法制建設堅持不懈做好事,這正是“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的價值取向和根本追求。
——司法為民是檢驗“兩個效果”的新尺度。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要重視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實現兩個效果相統一,這是一項重要的司法政策。司法為民是檢驗兩個效果的最佳尺度。實現了兩個效果的統一,就達到了司法為民的要求和目的。人民法院依法審判的結果,當事人從自身利益角度來衡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滿意,當事人的個人要求與法律標準難免有一些差距,人民法官的職責是依法裁判,而不應當迎合當事人的好惡。法官是在依法辦案中為當事人排憂解難,促使糾紛得以解決,防止矛盾激化,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健康發展。堅持以司法為民來衡量人民法院的全部司法活動,自覺地把兩個效果有機地統一起來,真正做到公正司法。
——司法為民是人民法院密切聯系群眾的新要求。人民法院幾乎每日每時都在通過司法活動接觸人民群眾。各類案件的訴訟參與人在這個過程中不但會切身感受到社會主義法制的權威和尊嚴,同時也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在“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這個根本問題上的本質特征。因此,各級人民法院都必須牢固樹立起群眾觀念,按照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從制度設置到審判作風、工作作風,乃至法官的具體言行,都能體現出司法為民、司法便民、司法護民的宗旨和要求。
——司法為民是人民司法優良傳統的新發展。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江西蘇區紅色政權時期算起,到現在,中國人民司法事業走過了七十多年的歷程,形成了堅持群眾路線、方便群眾訴訟等優良的司法傳統。形勢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確立司法為民的工作宗旨,使人民司法優良傳統顯示出新時期的時代特征,在新的高度更好地發揮指導人民司法實踐的巨大作用,開創人民司法工作新境界。
——司法為民是對人民司法工作職責和任務的新概括。人民法院必須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著力抓好審判工作、法院改革和隊伍建設這三件大事,而所有工作必須以“為民”這一根本宗旨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司法為民,決定了一切司法活動的著力點,就是要在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下大功夫,做大文章。
——司法為民是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焦點熱點問題的新實踐。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深入推進,法院工作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各種問題越來越明顯地暴露出來,社會公眾提出了強烈的批評和反映。我們要以司法為民為標準,檢查和認識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要以司法為民為宗旨,把制約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問題作為切入點,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改進不足、糾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