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中國新聞社
        中新網分類新聞查詢>>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大觀>>文娛新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唱片業行賄125年——從楊受成被廉署拘捕談起

        2003年07月25日 15:51


        “英皇”高層楊受成(右)兄弟 攝影/王軼庶

          香港英皇娛樂集團主席楊受成等22名相關人士因涉嫌唱片賄選,被廉政公署拘捕調查。在一位不久前剛剛去職的英皇多媒體集團高級行政人員看來,這顯然不會是最后一次。“相當一段時間以來香港警方也好,廉署也好,一直很針對他,也一直拿他沒辦法。這次查他賄賂排行榜的事,其實只是找個借口,希望可以順藤摸瓜查出他們真正想要查的問題罷了。”這位英皇前高層在電話里告訴記者,“在我看來以楊受成那么老練,他不會有什么大事。”但這個“借口”,卻在內地掀起了揭批流行樂壇“黑幕”的高潮。

          其實,對流行音樂工業略知一二的人都明白,給媒體種種“好處”以推銷唱片是長期存在的事。不過在很多人的想象中,電臺主持人或電視臺制片人會拿到一大筆錢,然后他們反復播放一個作品,或者把它們放到各種排行榜的高位,或者反復讓某歌手在著名電視演唱會上露面。這可有失偏頗。

          英國雜志《今日電臺》1988年4月號一篇題為《炒作的藝術》的文章里就曾經說:“現金賄賂這種老套的方式,在今天看來已經太‘臟’了。它的效果直接,卻也太容易被報紙捉住爆出丑聞,如今主流唱片公司可不愿讓它臟了自己的手。”這位英皇前高層人士也做過多年唱片公司,用他的話來說:“確實有很多好處會去想,比如請你去跳舞、去澳門旅游……真的用白花花的銀子來做事,可從來沒見過。”

          該人士告訴記者,他正在幫內地一家電臺做排行榜。“那么內地是否存在買榜,或者你怎么看這現象?”“一來沒有什么權威的排行榜,隨便誰都可以建一個;二來大家又不跟你的榜去買唱片,即使買也是盜版。內地的市場未穩定,其實根本沒有買(榜)的價值。”

          無獨有偶,今年2月,美國參議院召集了一場聽證會,討論由威斯康辛州議員魯斯·芬格德提出的一項法案,意在控制電臺“新的有償播放體系”。這引起《紐約時報》、ABC、PBC等主流媒體的關注。當《時代》周刊疾呼“唱片業賄賂又回來了!”的時候,《華盛頓都市報》卻擺出更加“明白人”的姿態說,這不過是老調重彈罷了。“事實上唱片業賄賂并非真的‘回來’,而只是回到了報紙上。125年來,賄賂已經成為流行音樂經濟的常規組成部分,對此作出建設性變革的可能性,大概與人類社會戰勝毒品的機會相等。”

          英語中表示賄賂音樂節目主持人以促銷唱片的行為,有專門的詞“payola”,不同于通常的賄賂“bribe”。早期,任何可以成為媒介的人都可獲得唱片公司的恩惠。如酒館里的歌舞藝人、公共沙龍里負責為投幣式自動鋼琴換樂譜的伙計,甚至在街頭演奏手風琴的盲人。20世紀初,美國電影院門前有種“拉洋片歌手”,他們給等待入場的觀眾唱歌解悶。紐約“錫鍋街(當時的美國流行音樂中心)”的唱片公司付錢給這些藝人,讓他們把歌曲灌到大眾腦子里去。默片時代,電影開始前,伴奏鋼琴所彈奏的也是最新流行歌曲大串聯,鋼琴師當然也得到唱片公司的“照應”。當時還有首歌曲,諷刺唱片公司雇了“托兒”坐在劇場的便宜座位上,大聲跟唱某首歌曲,以“幫助”大家感受它的吸引力。

          唱片公司的推銷方式雖然被視為道德淪喪,卻被默認為合法。1924年,反對賄賂行為的記者開始指責唱片公司“用各種賄賂手段污染了一切與他們相關的事情”。但唱片工業一直認為自己在這一體系中并非作惡者而是犧牲品。“錫鍋街”有理由憎恨賄賂,因為他們必須為每張可能上榜的唱片賭2萬美元,而獲得回報的可能性卻很難確定。唱片公司們曾簽署多邊協定抵制賄賂行為,卻使賄賂更有效——協定外的小公司憑借行賄在宣傳上大占優勢,大公司開始抵擋不住,數周之后這些協定相繼破產。

          電臺于上世紀20年代誕生,這個更有力的媒介取代了老式的“托兒”,而其他則一成不變。1959年的著名賄賂丑聞,卻與賄賂本身關系不大。1948開始,搖滾樂驟然流行,唱片公司不論是排行榜份額還是唱片銷售利潤,都眼睜睜被一夜間冒出的諸多小公司奪走。他們開始聯合道德衛道士反對這種可惡的“叢林音樂”。在他們最黯淡時遇到了好機會:非常流行的電視問答游戲節目“21”被爆出偽造最高收視率丑聞。國會組織起一場針對游戲節目腐敗的調查,在反搖滾人士與渴求后續報導的新聞媒體促動下,調查伸向了電臺,唱片業賄賂行為仿佛新生罪惡暴露在陽光下。荒謬的是,播放老式音樂諸如安迪·威廉斯,并不在被傳喚之列,加州民主黨人約翰·墨斯的解釋是:“好音樂用不著行賄。”

          當這場混戰結束,一大批搖滾樂DJ被逐出電臺。受到最嚴重制裁的是第一位把“搖滾”標簽貼到節奏布魯斯音樂上的白人DJ艾倫·弗里德,他因為拒簽一紙“從未收受賄賂”的聲明而被WABC電臺開除。弗里德承認自己曾接受唱片公司的“禮物”:“如果我確實幫了誰的忙,我會接受他的饋贈,但我不會為吹捧一張唱片接受一毛錢。”他面對紐約大陪審團進一步為自己的行為辯解:“DJ行業里被稱為賄賂的行為,在華盛頓卻被他們叫做‘游說’。”弗里德被控受賄罪名成立,成為丑聞的主要替罪羊,3年后他在失業與酗酒中郁郁而終。

          這場DJ大清洗的結果,是把播放音樂的決定權從傳媒底層人員手中奪走,集中到更少數的高層手中。一些法規的制定,則令情況更加復雜——大公司避免直接經手行賄,而委托公關中介進行。在今天美國電臺或電視臺的財務報表中,為唱片公司“有償播放”的收入甚至是公開化的。

          “人類本性使然,金錢總會在選擇中扮演角色。”今天國內媒體上,不遺余力報道和評論樁樁“樂壇黑幕”的,多數正是習慣于接受唱片發布會“車馬費”或者演唱會免費門票的人,這似乎是個難解的悖論。

          來源:南方周末 作者:李宏宇

         
        編輯:王艷紅

        相關報道:香港英皇集團大股東楊受成等共20人暫獲保釋 (2003-07-18 09:43:55)
                  麥浚龍因英皇案被捕 傳歌迷都是花錢雇來的(圖) (2003-07-17 16:48:08)
                  英皇高層被拘 陳冠希黃凱芹等表態劃清界線 (2003-07-17 10:29:30)
                  圖文:香港廉署證實已拘捕英皇主席楊受成等22人 (2003-07-16 21:59:43)

          打印稿件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婷婷在线分类视频 | 中文字幕乱偷加乱码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