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三日電題:三峽工程會否影響國防安全
中新社記者 趙勝玉
歷經十年,三峽大壩終于在六月一日正式下閘蓄水。這個月的十五日,庫區水位將達到一百三十五米。毛澤東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浪漫幻想在新世紀將得以實現。三峽工程建成后,將發揮發電、防洪及航運的巨大的經濟效益,這一工程的建成,對中國經濟的騰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會起到無可估量的作用。
三峽工程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益處不言而喻,但就像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兩個方面一樣,“高峽出平湖”盡管壯觀,但這“平湖”也是懸在中國經濟命脈上一把“利刃”。有人擔心,在長江三峽截流筑壩,一旦發生戰爭,假如潰壩,中國最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將會有“滅頂之災”。那么,三峽工程會不會影響國防安全呢?
就此問題,記者就此走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據介紹,三峽大壩戰時會帶來多大危害的研究論證,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就已開始,近十多年來,僅模擬尖端武器的試驗就達二百多次。目前,這一問題已基本清楚。
專家們認為,三峽大壩系大體積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體寬一百二十多米,有較強的抗御常規武器的能力,大壩遭到常規武器襲擊只能造成壩體局部受損,無礙大局。
萬一遭到核襲擊,大壩徹底被破壞,潰壩模型試驗表明:只要采取適當的水庫調度措施,也可將潰壩洪水的淹沒危害局限在一定范圍之內。專家分析,戰爭是有預兆、有征候可察的。臨戰前,可在較短時間內將庫水下降到低水位。即使大壩瞬時被毀,也只是造成附近的局部損失,不會危害荊江大堤。
據介紹,三峽水庫潰壩洪水所造成的災害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嚴重。這是因為:三峽水庫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庫,長約六百公里,平均寬一千一百米,其下游段為三峽河谷,全長二百公里。三峽與寬谷相間,且千回百轉,即使潰壩,庫水下泄無疑也會受到河谷的控制。特別是緊靠壩址下游的蓮沱至南津關一段二十公里峽谷,江面寬僅二百至三百米,能對潰壩洪水起到很大的約束作用。模型試驗表明,大壩潰口寬度為一千米、七百米、四百米三種不同情況下,在宜昌的南津關測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三峽水庫容量雖大,但和長江一次洪水的水量有幾百億乃至上千億立方米相比,并不算大。
專家們認為,戰爭對三峽工程有一定影響,但世界各國誰也沒有因戰爭因素而放棄大型水電工程的興建。到目前為止,國外興建的水壩有近二十座超過了三峽大壩的設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