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十日電題:“非典”對中國宏觀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是局部的 ——訪北大經濟學院副院長曹和平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現在,肆虐中國二十幾個省市的“非典”疫病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已經顯露。今天有關經濟學家指出,如果中國政府能夠將“非典”事件的影響范圍控制在一定地區之內,并在今年六月中旬之前基本消除“非典”事件的經濟影響,那么“非典”事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將是局部的。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在四百五十億元人民幣左右,約占國民經濟總量百分之零點五。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曹和平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到五月上旬,從香港和廣州等地的情況來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三月底四月上旬,“非典”沿京廣線北上,其中對山西、河北和北京影響較大。根據目前上述三地抗擊“非典”的社會措施來看,也當在和泛珠江地區差不多的時間內控制疫情。
曹和平認為,如果中國政府能夠將“非典”事件的影響范圍控制在泛珠江地區、京廣線北端的泛渤海部分地區之內,并在今年六月中旬之前基本消除“非典”事件的經濟影響,那么“非典”事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將是局部的。
他預計,泛珠江地區受“非典”影響地區的經濟規模在一萬億人民幣左右。沿京廣線北上,加上部分受“非典”影響地泛渤海地區的經濟規模在八千億人民幣左右。按三個月時間計算,一萬八千億元人民幣的經濟規模將會有四分之一部分,約四千五百億的宏觀經濟運行受到直接沖擊。由于沖擊的短期性,這些受到沖擊地區居民的長期收入不會受到破壞。
因而,預期的消費需求,或者說約占總收入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國民經濟不會受到影響。在投資需求上,由于是短期沖擊,按照投資需求受經濟、技術、制度等長期因素制約來理解,投資需求可能會出現后滯性變化,因而不會出現大幅度下滑,國民經濟生產能力也不會受到破壞。
曹和平表示,從公共支出和政府采購角度來看,受年度計劃的制約,在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預期穩定條件下,也不會出現較大的變化。上述考慮加起來,四千五百億國民經濟受“非典”的影響應當是調整性變化。
這位經濟學家認為,“非典”對宏觀經濟增長影響的主要應該在國內需求方面。由于國內總需求的三個主要部分都處在邊際調整區位。按照大拇指定律來判斷,“非典型性肺炎”對宏觀經濟的直接沖擊性效應該是四千五百億乘上一個損害系數。按照歷史最壞經濟沖擊可能來判斷,上述部門經濟損失百分之十到十五,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也只是在四百五十億元左右,約占國民經濟總量百分之零點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