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6日電 上海文匯報消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教育部、衛生部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袁正宏教授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非典型肺炎可以通過三個途徑防治。同時,除了要落實好已經采取的措施以外,防治‘非典’還需要市民的責任心。”
非典可從三個方面來控制
袁正宏教授認為,非典型肺炎是一種新型病毒變異體,未知的部分還很多,因此人們感到恐懼是可以理解的。人類從產生以來就和各種病毒、傳染病作斗爭,積累了大量經驗和科學技術手段,許多病毒如小兒麻痹癥、天花等都已經被征服,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非典”也是可以防治的,主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是要切斷傳播途徑,這是目前阻止“非典”傳播的重要手段。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性大都市,有大量的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必須加強對這一部分人口的管理,沒有監控就會增加不可控制的因素,就可能引發“非典”流行。
其次,要加快疫苗的研制,這也是袁正宏教授和他所領導的課題組正在進行的工作。據介紹,盡管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機理和人體防御機理的了解并不很清楚,但已經發現不少病人在發病20天左右體內會出現抗體,而且與艾滋病這一類病毒感染的情況不同,“非典”患者體內的抗體能產生作用。因此,科學家正在研究“非典”究竟是何種抗體通過什么機制起作用的,弄清這些對研制疫苗很重要。
第三,除了上述途徑,還可以利用現有藥物調動人體本身具有的廣譜的抗病毒能力對病毒進行抵御,如干擾素的適當使用可以對抵抗病毒入侵起到一定作用,也可以使用誘導干擾素產生的藥物來進行抵抗病毒入侵。
人與動物關系更應引起關注
袁正宏教授同時認為,通過此次“非典”的流行,人們應該更關注人與動物的關系。近期導致流行傳染病的病毒,包括此次引起“非典”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都與動物有關。不久前在亞洲發生的禽流感、Nipal病毒等都是來自動物的病毒傳染給人,或者是動物身上的病毒在人體內發生變異,導致人類流行病的傳播。目前已經發現引起“非典”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與牛、老鼠身上的冠狀病毒很相似,而不像人身上的冠狀病毒。人類終將戰勝“非典”,但人們還是應該關注人與動物的關系,因為和人一樣,病毒也在不斷地進化,很有可能再出現新的病毒,而病毒的流行是無法預測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對動物疾病加強監控,包括在飼養寵物時要注意寵物的健康和衛生狀況。
非典疫苗正在積極研制中
袁正宏教授還告訴記者,上海科學工作者對“非典”的研究已走在全國前列。目前上海地區已經建立了新型冠狀病毒快速診斷方法,而且在“非典”病原學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應用長模板RT-PCR技術從輸入性“非典”患者血標本中獲得了約2萬個核苷酸的基因片段,覆蓋了新型冠狀病全長基因組的2/3,包含了P、S、N等多個重要編碼蛋白區,測序和同源性比較結果顯示出與國外報道序列高度一致,進一步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是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之一。他介紹說,“非典”的疫苗和新型診斷技術的開發是當前科學家們研究的主要內容,新型診斷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從分離出的病毒株中,將研究出病毒的有效抗體,預計針對性的“非典”疫苗最快幾個月就可以推出,日前國內外的科學家們正在全力以赴地研究病毒疫苗。
注意防護,加強市民責任感
袁正宏教授說,對非典型肺炎是要注意防護,但要避免過度恐慌。他認為,目前市民的擔心主要是由于對病毒在人群中流行情況的不了解,而事實上通過強調個人衛生,改善工作、生活場所的通風,“非典”是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的。即使是患病,“非典”的死亡主要是呼吸衰竭造成的,如果治療及時,同時配合呼吸機和臨床的一些輔助措施,也可以安全度過,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但還必須強調市民的責任感,如果有類似的癥狀或者是身邊有人有類似的癥狀,應該立刻向有關部門反映。同時市民要服從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說謊者應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