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6日電 畢淑敏被七家出版社圍搶的新長篇小說,即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早在三四年前,畢淑敏就醞釀了這個故事的雛形,而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此次,她的新作講述了一個心理治療小組的故事。心理學博士程遠青刊出廣告,面向社會招募乳腺癌病人,組成心理治療小組。公務員、老干部、碩士生、下崗女工、白領麗人、妓女等匯聚一堂,攜帶著各自復雜的經歷和對癌癥的恐懼與抗爭,在小組一次次的活動中探討死亡。前日,記者在畢淑敏的心理診所見到了她。
-小說緣于未完成的心理學作業
為什么在眾多的疾病中選擇了癌癥?為什么在多種癌癥中選擇了乳腺癌?畢淑敏說,之所以選擇這個話題,是因為癌癥成為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的親朋好友中都有人得癌癥。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個小說的構思,緣于一個未完成的心理學作業。“我在讀心理學時,有一個要選擇特定的人群開心理小組的作業。當時我設定的特定人群就是癌癥患者。可能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忌諱談論死亡,得了癌癥的人將走上怎樣的生活道路,我們是不清楚的;癌癥病人及其周圍的人經歷的煎熬和掙扎,我們也不清楚。”畢淑敏說,“雖然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比較長,但是她們的內心要面對的東西更多。而且這個病不僅對女性的生命構成巨大威脅,更對她們的美麗造成了根本性的破壞。這些女性怎樣去面對,社會怎么來看待她們,我當時想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做這方面的研究。”
但是,畢淑敏最終也沒有完成這個作業,因為她的親人中也有人成了癌癥病人。畢淑敏說,她心里一直惦記著那個沒有完成的預定計劃,所以把這個心愿變成了小說,借小說來探討、來研究癌癥病人的心路歷程。
-每個人都渴望交流死亡
畢淑敏的小說一直關注著人的生命、死亡及人很復雜的內心世界。在新作中,她想要告訴大家死亡是我們每個人必然要面臨的結局,它是我們成長的最后階段。“我們現在已經很關注人生,可是人生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作為人,關注整個生命的過程,特別是它的終結,是一種文明。”畢淑敏用秋天漸淡漸遠的凄涼來比喻人生的最后階段。“那個時候人是非常無力的、衰弱的。如果這個過程中我們賦予關懷,使一個人可以無所畏懼、從容、安詳地面對它,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我想人生因此而圓滿。”
畢淑敏相信,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交流死亡的愿望。“表面上看起來,現代人關心的是聲色犬馬,搞笑的、輕松的、無厘頭好像成為一種主流。這是非常正常的。可是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對生命價值的求索、對死亡的叩問。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清楚,死亡一直矗立在我們生命終結的地方。”她希望在我們的文化里有這樣一種討論———討論死亡。
-矢志不渝地關注死亡的話題
當年,陸幼青以《死亡日記》勇敢地站出來探討死亡時,曾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有人批判說他是作秀、炒作。畢淑敏說現在她還想象不出大家會有什么反應,但是可能有的讀者會不會因為害怕而不去讀。“有的朋友聽說我要寫這么一部關于癌癥的小說,都說,誰要看啊。‘癌’這個字只要一出來,人就馬上有一種拒絕感。”她說,如果有人覺得這是一本探討癌癥、探討生命、死亡的書而不讀,她也沒有辦法強迫別人。
如果有人一定要說,一個作家對死亡感興趣,是作秀的話,畢淑敏依然會一直關注下去,而且矢志不渝。“我做醫生的經歷、現在做臨床心理學家決定了我高度關注這個話題。其實對于現代人來講,溫飽解決后,人與生俱來的孤獨,人對死亡的恐懼,人對心理的探索,在人的內心是非常深刻存在著的。”
臨床心理醫生和作家是畢淑敏現在的身份,她覺得兩者沒有什么大的區別。作家是探索人內心的邏輯、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了機會學習心理學,帶她看到豐富多彩的人的內心世界,對生命更尊重、對自我更加了解。但是畢淑敏特別強調說,她決不會把心理診所來訪者的故事當做小說的素材寫。“因為做心理醫生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不能把來訪者的資料以任何形式披露出去。所以當這兩個職業并行的時候,我會嚴格遵守這條紀律。”(陶瀾 婁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