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中央電視臺就對旗下電視欄目實行“警示及末位淘汰制”的首次評比結果已經出爐,有10個欄目被無情淘汰、10個欄目被警示命運岌岌可危。看來這次央視對一些不爭氣的欄目是真的大刀闊斧、毫不手軟了。
早在正式實施之前,“末位淘汰”就已經成了人們關注央視的敏感詞,無論真假、稍有一點風聲也會引來不少議論。去年,《朋友》、《半邊天》等欄目都有過這種“人心惶惶”的經歷,最近倪萍放棄《聊天》主持轉向影視的工作調動,不少人的第一反應也與“淘汰”的猜測有關。
把淘汰引入并設為考核節目的機制,無疑是央視面對激烈競爭、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的主動表現。即使身為國家級電視臺,也已無法忽視來自各方的壓力與市場競爭。按業內人士的評價,“末位淘汰”機制的實行,是“央視尋求資源優化配置和自身良性發展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嘗試”。但是,既然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不得不想到這種措施下的隱憂。
與以往依賴上級行政命令的標準不同,這次淘汰與否,收視率是個重要指標,說明電視臺懂得放下昔日的尊貴身份,注重受眾需求、投觀眾所好了。那首先就要求收視率的統計有一套科學公平、細致入微的方法,否則缺少令人信服的標準,依據也無從談起,而收視率統計本身在我國也還是一個剛剛開始、仍不夠成熟的領域。
僅僅從淘汰的名單看,如果只望名生義,某些欄目還是很誘人、很“藝術”的,按照想像中的內容不應該被淘汰,甚至有令人惋惜之感。那么,原因是徒有其名、華而不實,或者按央視的話講是內容形式陳舊,還是安排的時段不合理,或者因缺少適當宣傳鮮為人知,這都需要大量幕后的細致工作去研究。
信息時代電視的發展趁勢是從大眾時代進入小眾時代,面對的觀眾也逐漸細化。應該想到的是,有些欄目的內容是注定曲高和寡的,不能因迎合大眾就忽略了其他一些人的文化需求。正如文化事業有很多需要國家力量的扶持,作為強勢媒體,電視除了娛樂、傳遞信息這類功能,還有營造、引導社會文化氛圍的責任,尤其是作為國家電視臺,既不能一味追求收視率,甚至以媚俗為提升的捷徑,也不能一切“向錢看”,某些欄目恐怕是需要做賠錢買賣的。
淘汰以欄目面世一年為期。近些年電視的改版頻繁是眼見的事實,如何抓住觀眾的眼球大約是電視人最頭疼的問題。但是,一個好的電視品牌從誕生到擁有相對固定的觀眾群,必須有一定時間的耐心培育,而且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近些年電視頻頻改版卻并未贏得觀眾認同的例子太多,我們擔心若再有個淘汰的大刀時時懸在頭頂,會加劇某些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會有越來越多的欄目在屏幕上走馬換將、曇花一現,過于頻繁的“拆建”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事實上,現在每天觀眾眼前幾十個頻道、全天加起來恐怕有近千個小時電視節目在播出,可一個人一天能有多少時間真正坐在電視前?如此算來,恐怕有些欄目出現的意義就為填補電視無數無謂的時間,注定擺脫不了被淘汰的命運吧?急驟膨脹、泡沫化、節目雷同、資源浪費才是當下電視更深層的痼疾,如今看似豐富的電視,并沒有在觀眾中獲得多少滿意的回應,甚至去年某項調查中出了“天氣預報是最喜愛電視”的笑話,某些問題如果不下猛藥根治,淘汰也不過是換湯不換藥———而觀眾真正需要的是“濃縮精華”。
面對越來越開放、形式愈加多樣的文化消費,淘汰頂多是提高水平的手段之一,絕不是萬能良方。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