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4日電 據俄羅斯《消息報》4月3日報道,俄羅斯軍隊的總參謀部一直沒有公開地評論美英聯軍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所以大家看到的主要是一些民間分析人士和退役軍人在公開發言。但事實上,俄羅斯軍方的戰略家們正一絲不茍地關注著伊拉克戰爭進程。
以總參謀長安納托利.克瓦什寧為例,他除了關心電視、廣播等媒體的現場報道,更通過自己的情報部門及各種偵察手段了解準確情況——既包括設在阿塞拜疆的遠程探測雷達,也使用黑海艦隊派往地中海的間諜船;既有多用途核潛艇悄悄接近海灣戰區,更有情報總局(格魯烏)的特工們在伊拉克境內外秘密活動。
據透露,俄軍總參謀部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美軍“非接觸戰”戰術的實施。1991年海灣戰爭后,“非接觸戰”這個術語進入軍事科學領域;1999年該戰略在南斯拉夫得到了充分實施。其實質是大規模使用飛機與巡航導彈對敵方的經濟與軍事能力進行毀滅性打擊。美國人在南斯拉夫以“非接觸”方式顛覆了該國政權,但1991年海灣戰爭時該戰略的效果不是太明顯:薩達姆曾經陷入困境,但畢竟最后保住了政權。
據報道,在2003年初計劃當前伊拉克戰爭時,美國打算再次將賭注壓在精確武器的應用上,所以將行動命名為“震撼”。但是計劃在最后一刻被更改——戰爭開局不是對伊拉克進行長時間、大規模的轟炸,而只是對據稱為薩達姆所在地的目標進行了一次打擊。這種方式多少有點學習了俄軍的經驗——1995年車臣戰爭期間,俄軍通過衛星電話信號引導航空導彈擊斃了敵軍頭目杜達耶夫。但是,除了政治動蕩,俄軍的那次技術成功并沒有帶來更多東西。而這次美國的“斬首”行動更是沒能達到預期效果:薩達姆可能還活著!這時美國人才重新啟動大規模的轟炸。
專家們指出,美國將軍們正重新認識當前的戰爭,美英聯軍的行動則越來越象當年俄軍在車臣的行動:大兵壓境奪取大片領土,卻始終無法實施有效的控制;派往巴格達的行動小組不斷遭受伏擊;在巴士拉、納杰夫等所謂的“后方”戰爭流血不斷;伊拉克人以民房作為火力陣地進行頑強的抵抗;海軍陸戰隊用155毫米榴彈炮向城市射擊……這一切與當年俄軍突擊格羅茲尼(車臣共和國首府)、奪取古捷爾梅斯等行動的遭遇極其相似。
俄羅斯著名的軍事理論權威、軍事科學院院長馬赫穆特.加列耶夫在數月前曾表示,“非接觸戰”戰術對于經濟不發達國家沒有多大效果。他在分析未來戰爭的報告中指出,高檔的武器裝備以及在電子偵察、目標定位和武器制導等方面的優勢并不能保證戰爭的勝利;對手利用熟悉地形和民房的作戰方式將抵消己方的技術裝備優勢。這樣的情況曾出現在阿富汗、車臣,美國人在越南也遇到過,現在則是在伊拉克。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防政策委員會主席安德列.尼古拉耶夫也指出:“這并不是一場未來的戰爭。戰前美國人曾有著自己的戰術安排,但現在他們不得不接受伊拉克人強加的戰爭劇本。”
當然,俄軍高層認為,美軍接受了當年俄軍所曾遭遇的教訓,但美國也有不少值得俄軍戰略家們認真學習的敵方:高度的戰備機動性,快速向目標地區投送大量兵力的能力等。這些可能促使俄軍更全面地改進自身常規裝備、完善軍事理論與戰術等。因為目前形勢表明,俄美常規戰的能力差距可能比二者“非接觸戰”的能力差距更大。(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