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0日電 北京青年報消息,自今天起,北京的10個郊區縣將全面置于“小靈通”的覆蓋之下。記者昨日從有關方面獲悉,昌平、順義、通州、房山、大興、門頭溝等6個郊區縣將在今天開始“小靈通”放號。
3月10日,“小靈通”首次在京郊懷柔放號,打響了進軍北京的“第一槍”;3月15日,“小靈通”放號的區縣又擴大至延慶、平谷和密云;3月20日,“小靈通”在北京10個郊區縣徹底開通。
有消息稱,北京通信計劃選取5月17日“世界電信日”這有紀念意義的一天,在北京城區開始“小靈通”的放號工作,不過,具體日期還有待公司高層在與有關方面溝通后,最終敲定。
據介紹,北京“小靈通”使用的頻段是1900MHZ至1920MHZ,因為正處于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頻段范圍內,曾有人擔心“小靈通”會在國家清理頻段之后失去生存空間。不過據技術人員稱,要想為“小靈通”改頻并不是件難事,而且完全可以實現向3G平滑升級。
中國電信首次表態:"小靈通"和移動通信應共存
備受爭議的“小靈通”今天起在曾被定為“禁區”的北京郊區開始放號,有媒體稱,未來兩個月內,“小靈通”可能在北京城八區正式放號,但一直大力發展“小靈通”業務的中國電信卻一直保持著低調。昨天,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韋樂平終于打破沉默,首次就中國電信發展“小靈通”業務的想法和“小靈通”目前的現狀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韋樂平表示,中國電信一直是按照信息產業部的規定,將“小靈通”業務定義為固定電話的補充和延伸,而且一直是在這一范疇內發展的。“小靈通”的主要優勢是設備造價低,平均每用戶的收入提高明顯,投資回收快,同時又可以充分利用電信自身已有的空閑銅線存量資源,因此其發展有內在的道理。
但是,韋樂平也同時強調,中國電信對“小靈通”的發展規模一直是有控制的。雖然最近一兩年來,這項技術已經有了很大改進,在現階段也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本質上“小靈通”是一種適于一定市場和時間段的過渡性技術,無法與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相比,不具備長遠技術生命力。因此,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對“小靈通”業務沒有作統一的要求,各地都是根據當地市場情況自主決定做與不做的。
談到最為敏感的“小靈通”對現有的移動通信是否構成很大的沖擊的問題,韋樂平表示,中國電信從來也沒有將“小靈通”看作是一種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從純技術的角度看,“小靈通”存在很多先天不足。而且,中國電信也沒有對“小靈通”網絡進行過嚴謹的統一規范,各廠家網絡結構不一、接口和信令協議一致性較差,改造成本很高,也不具備統一聯網的基礎。因此,“雖然‘小靈通’在話務量上會對現有蜂窩移動通信有一定的分流,但不會形成明顯的沖擊,兩者可以、也應該共存。”韋樂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