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2日電 中國工商時報11日刊登“亞杰”的評論文章,從“馮引亮殺害李海倉案”的另一面進行了反思,指出在為李海倉之死感到惋惜的同時,馮引亮之死是不是也會對我們有所觸動?并質問:不同程度的賭徒式心理會使中國民營經濟遭受多大的拖累?
李海倉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工商聯是中共聯系非公經濟人士的橋梁。顯然,李海倉已化身為這個橋梁的一部分。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及至作為一個人,李海倉之優秀是無可置疑的。
馮引亮殺害了這樣一個優秀的民營企業家、這樣一個優秀的人當然令人憤恨。但是,有一點值得關注,馮引亮似乎不是一般的市井無賴地痞流氓。他也是或者曾經是一個民營企業家。
文章說,從馮引亮的行為來看,他的賭徒式心理不言而喻。這本來沒什幺。但是,他是或者曾經是一個民營企業家。這就有些不同尋常,就引申出一個問題:這種賭徒式心理在不過只有20余歲心理年齡的中國民營企業家群體中有多大的普遍性?接下來的問題是,輸掉了一切的賭徒會干什幺,會有多大的破壞性?換句話說,這種不同程度的賭徒式心理會使中國民營經濟遭受多大的拖累?
據認為,民營經濟是市場經濟。但就目前的民營經濟而言,這里可能還有些疑問,因為還有一句話,叫做“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而眼下的情形是,中國民營經濟中少量的灰色成分正引發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始自去年的輿論對于先富階層的非同尋常的關注至少有兩大誘因,一個是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另一個是先富階層自身修養上的欠缺。
文章指出,應該說,經濟社會轉軌這個大背景正是中國民營經濟賴以生存的土壤。然而,經濟社會在繼續轉軌,中國民營經濟如何適應這種新的轉軌之需?更具體的問題是,在中國民營經濟既往的發生發展中扮演了英雄的民營企業家們,在中國民營經濟的后續發展中還會保有多少英雄的光環?而失去了英雄光環的民營企業家會有多少成為中國民營經濟新路上的絆腳石?
文章最后強調,盡管馮引亮殺害李海倉而后自殺這件事的偶然性不應該被夸大出什幺樣的必然性,但其中所蘊含的啟示意味似也不可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