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2日電 在中共十六大結束后的短短兩個月里,一批非公經濟人士迅速登上中國政治舞臺,其數量之眾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罕見,有的人還獲得了較高的職位。分析家預計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換屆會議上將有他們更多的身影。
這一被專家稱為“新現象”的現象引起官方媒體的關注。新華網繼昨天播發《私營企業家開始進入領導層 2人任省級政協副主席》后,今天又接著播發《十六大后 非公經濟人士紛紛登上中國政治舞臺》和《民營企業家徐冠巨當選浙江省政協副主席》的報道,并在新聞頁面顯要位置上作突出報道。
此間輿論注意到,這種官方宣傳力度之大也是不多見的。
上述報道以二位進入省級領導層的私企老板為例。
報道說,在剛剛結束的浙江省“兩會”上,資產超過8億元的私營浙江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當選為該省的政協副主席。他是以浙江省工商業聯合會會長的身份當選這一職務的。本月早些時候,重慶的力帆實業集團董事長尹明善當選為該市的政協副主席。尹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首位進入省級政協領導班子的私營企業主。
報道進一步指出,在中國首都北京市今年的“兩會”上,在新選舉產生的代表和委員中,新階層令人矚目。市十二屆人大代表中,僅民營企業人數就有15人,大大超過上屆;市政協十屆委員中,非公經濟人士有47人,比上屆增加了17人。兩個機構的工作人員都表示,“數量如此眾多的非公經濟人士當選代表、委員,在歷史上還是首次。”在上海,在遼寧,在河北,在青海……人們也都看到了同樣的情況。
報道引述分析家的觀點說,繼中共十六大上出現非公經濟人士代表后,新階層人物大量出現在中國全國各地各級立法機構和參政議政機構中,具有很強的現實和象征意義。“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隨著新階層經濟實力的雄厚,他們必然追求政治上的發言權。”北京大學人大與議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定劍說。截止到2001年,全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為2433萬戶,私營企業為202.85萬戶;注冊資金21648億元。
之前,一批私企主已進入了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全國人大,但他們的人數并不多。分析家預計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換屆會議上將有他們更多的身影。
報道提到,去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并提出私營企業主等新興的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社會學家吳志誠說,這既打消了象尹明善一樣“先富起來的人”對自己財富安全的擔心,又正式確定了私營企業主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