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很早就來到了美麗富饒的南非。據西方記載,最早來南非的是山西平陽人樊守義。1707年他隨傳教士艾若瑟經雅加達到達南非的好望角,再到巴西后轉至葡萄牙。1711年他偕艾若瑟東還,“舟行至好望角附近,艾若瑟體弱病故,樊守義獨歸東土”。
雖然樊守義的身份還不清楚,但早期到南非的華人大部分是被歐洲殖民者騙來的“苦力”,他們通常都遭到奴隸般的虐待。在長期的勞動中,作為種族隔離政權歧視的對象,華工和非洲人一直同病相憐。
1994年,南非成立以曼德拉為首的多種族政府后,華人和其他種族一樣,贏得了平等的地位。改革開放十多年,大批中國人走出國門,不少人來到南非發展,他們人數多、活動能力強,借著南非廢除種族隔離政權后百廢待興的大好時機,很快就成了南非華人中的主流。
中國城見證中國人淘金熱潮
目前,在南非除了幾家大型國有企業投資制造業外,大部分中國人主要從事進出口貿易,即從國內進口各種輕工產品,在南非銷售;或者旅游業,接待中國的旅行團;還有一部分人則開中餐館。
提到貿易,不能不說約翰內斯堡的中國城,這個位于市中心的集貿市場見證了中南貿易的興起。最初這是一個購物中心,里面有連鎖店,也有酒吧。在1995年當兩名中國人在里面租下店面,開始賣小商品時,大家都不看好他們。
但時間證明了這兩名中國商人的眼光,隨著到南非“淘金”的中國人的增加,大家紛紛會師此地。從1997年開始,這兒成了約翰內斯堡最大的中國商品批發市場,原先白人開的連鎖店、酒吧也紛紛搬走,他們的地方被改成了倉儲式商店,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城。
賭博吞噬了中國人的血汗錢
南非僑界流傳著這樣一則笑話:三個中國人走過一家賭館,一個人指著賭館那巍峨的羅馬式柱子說:“那是我捐助的”;另一個則指著氣派的大門說:“那是我奉獻的”;而最后一個則說:“這賭館的好大一部分資金都是我提供的呢!
賭博不僅吞噬了中國人的血汗錢,引發了一系列的犯罪,還給當地人留下了中國人好賭的惡劣印象。一位南非老太太就曾當面對記者說:“你們中國人都喜歡賭博,是吧?”當時的感覺真是五味雜陳。
從總體上看,中國人以勤勞、智慧、禮貌、文明的形象展現在世界上。但由于在南非的10萬中國人良莠不齊,既不精英,也有社會渣滓,因此難免會出現丟中國人臉的事。
媒體曝光令人尷尬
在最近一年的時間里,當地媒體對中國人的陋習就有三次較大的曝光,令在這里的每個中國人感到尷尬。
去年4月,一家媒體披露了某中國餐館的廚師在約翰內斯堡Zoo Lake公園內偷野鴨一事,被當地媒體大大炒作一番。接著,有媒體又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根據對近100家南非企業就外國公司不規范經營的調查,華人被列為在南非經濟活動中行賄最嚴重的團體,而韓國人排名第二。前不久,又有媒體報道說南非警方兩次對華人煙廠進行搜查,指責生產假冒名牌香煙,還有些人因被指控非法持槍而遭逮捕。
犯罪分子盯上中國“聚寶盆”
此外,在南非的中國人也必須面對社會治安問題和語言障礙。比如,由于中國城生意興隆,一些犯罪分子也盯上了這個“聚寶盆”,這在前不久,一伙歹徒闖入中國城搶劫,還奪走了門口保安的一支槍。另外,華人中的黑社會也開始在這里收取保護費。
而且在南非,許多黑人都把黃皮膚的亞裔人看成富翁,因此他們也成為黑人匪徒襲擊搶劫的對象。許多中國人都有過這種可怕的經歷。
在南非的10萬華人中,也有為數不少的非法移民和偷渡客。這些人大多不會講英語,語言成為很大的障礙,因此有的移民局官員和警察專找他們的麻煩,敲竹杠。
南非氣候宜人,資源豐富,人民熱情,而且本身缺乏輕工產品生產能力,中國商品在這里的低端消費者中非常暢銷?蛇@里犯罪猖獗,文化環境和生活習俗與國內完全不同……對華夏兒女來說,在南非“淘金”,真是既有苦楚又有歡樂。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王群 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