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中國人民歡度中秋、國慶雙節期間,美國海軍宣布,以“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和“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為中心的兩支航母戰斗群,正分別前往東海和南海執行作戰部署任務。同時,運載22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博赫曼-理查德”號兩棲攻擊艦和兩艘護衛艦也在菲律賓海轉悠。美國大批兵力兵器匯集到太平洋相對較小的區域,究竟意欲何為?
美航母實施“極限部署”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海軍官員10月7日表示,“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斗群已經開始在東海中日爭議島嶼附近活動。“約翰·斯坦尼斯”號航母戰斗群在稍遠一些的南海活動。每艘航母上都配備有80多架戰機,而且航母戰斗群通常都包括有導彈巡洋艦和驅逐艦、潛艇和供給船。在附近的菲律賓海,約22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登上了兩棲攻擊艦“博赫曼-理查德”號和兩艘護衛艦。這些海軍陸戰隊員都配備有兩棲突擊車、輕型裝甲車、炮、直升機和“鷂”式戰斗機。
事實上,軍事專家認為,此次美國將2艘航母部署到亞太地區已經是一種“極限部署”。目前,美軍的“企業”號和“艾森豪威爾”號兩個航母戰斗群正部署在中東,美軍在地中海和大西洋至少各部署一艘航母,再加上游弋在東海和南海的“喬治·華盛頓”號和“約翰·斯坦尼斯”號,美軍已海外部署6艘航母。一般而言,能維持60%的航母正常部署就是很高的后勤保障狀態。美海軍現有11艘航母,如今實際在外值勤部署達到6艘,正好是極限水平。
雖然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的一位發言人說,這次訓練任務和航母部署不見得與中日島嶼爭端的緊張局勢有關,但是,各國評論認為,這次美國把航母和海軍陸戰隊部署在最近因島嶼爭端而局勢緊張的東海和南海不僅與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和中東危機有關,而且也與中國與部分周邊國家的島嶼之爭有關。
對于亞太地區的“領土糾紛”,美國一直聲稱的官方立場是“不介入”。美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還呼吁爭議雙方保持“頭腦冷靜”,應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似乎表明美國不支持島嶼爭端擴大化和復雜化。然而,已有美國官員清楚表明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美軍還在局勢緊張的情況下與日本舉行包含“奪島內容”的聯合軍演,其中對日本的支持和鼓勵之意昭然若揭。
打破平衡方能“再平衡”
今年1月出臺的美國新軍事戰略宣稱美國戰略重心向亞洲轉移。但此表述引發國內外爭議,認為“轉移”一詞歧義太大,隨即改為“再平衡”,意在強調美國從未離開亞太地區,只是在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后,對關注重點的重新調整。今年6月2日,美國防長帕內塔在第1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美國對亞太的再平衡》演講,重點談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作用以及如何推進“再平衡”的新軍事戰略。
帕內塔解釋說,美國的“再平衡”首先是歐亞地區戰略的平衡,即認為亞洲將取代歐洲成為美國的戰略重點。其次是軍事戰略的平衡。即更加注重海軍和空軍,到2020年前,美國海軍力量將改變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五五開”的部署格局,將60%的戰艦部署在太平洋;大部分巡洋艦、驅逐艦、潛艇與瀕海戰斗艦部署在太平洋,航空母艦數量增加到6艘。再次是部署方式的平衡。即不再像冷戰時期那樣建設新的大型永久性基地,而是與盟友及伙伴國協作,通過接受臨時任務,參加聯合軍演、訓練和行動,確保伙伴國提供港口、機場和其他設施供其使用。這種做法花費少成本低,伙伴國的政治反對相對較小。
那么,亞太地區是否需要美軍來“再平衡”呢?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亞太地區各國政治相對穩定,國家間的溝通渠道不僅較為暢通,而且趨向多元化,各種區域性經濟論壇和各種官方、非官方磋商機制在調節國際關系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也正是得益于亞太地區良好的國際氛圍和互利共贏的國家政策,亞太地區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以至于許多經濟專家預測,21世紀將是亞洲大有作為的世紀。以上種種可以說明近年來的亞洲并未“失衡”。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國的“再平衡”戰略以不斷增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為特征,美國要想在亞太地區實施“再平衡”戰略,就必然要打破原有的平衡,很可能導致亞太地區的不平衡。
“世界警察”打“小算盤”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之后,美國就憑著世界第一的軍事實力,以“世界警察”自居,在全球各地區駐扎大批軍隊,實施霸權主義,以“民主”和“自由”的名義插手干預他國內政,為本國攫取利益,對于“不聽話”的國家揮舞經濟制裁和軍事威懾的“大棒”,甚至發動戰爭。
然而,隨著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并于2008年形成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的金融風暴。2009年,受國際金融風暴的影響,希臘等歐盟國家相繼爆發主權債務危機,至今經濟難有起色。與歐美國家經濟哀鴻遍野相反,在過去的十年間,亞洲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更是令世界矚目,甚至有經濟專家預測,中國將很快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制定了插手亞洲的“再平衡”軍事戰略。
從美國的“再平衡”戰略可以看出,增加美國在亞太的軍力是美國新軍事戰略的既定目標。然而,如果貿然增加駐軍數量和擴大駐軍范圍,一方面缺少合適的理由說服國內的議會和民眾;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有關“伙伴國”的反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首先以一些軍政要員的出訪言行,鼓勵部分亞太國家和一些國家內的極端勢力實施挑釁行為,挑起地區爭端,激化地區各國之間的矛盾,然后以“維持地區穩定”為借口,增加和擴展在亞太地區的軍力部署,以便實現美國所需的“再平衡”目標,不僅可以用冠冕堂皇的說法應對國內民眾,而且還能獲得所謂伙伴國的“歡迎”,大大降低有關增加軍力部署的談判難度,還可以通過刺激區域軍備競賽獲取更多經濟和政治利益。(國防大學 李大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