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上海、北京等城市美國領事館門口長長的留學簽證隊伍,一面是華裔留學生拖著行李離開大學校園直接搬進華埠小隔間當“蟻族”,為什么這些80后華人、這些在國內曾是天之驕子的好學生,卻在美國成為了“蟻族”?
高教育不再帶來高就業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美國的亞裔,尤其是華人,素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多而聞名。高學歷將帶來高薪水的工作,成為體面的中產階級,這幾乎是所有亞裔家庭的共識。然而近兩年,越來越多的華人父母發現,這條定律已不復存在。他們的孩子走出校園邁向的不是華爾街,而是“唐家嶺”。
2008年10月以來,美國亞裔失業率從3.8%增加到7.5%。2009年,亞裔失業人口增加比率高達96%。失業后,亞裔平均待業時間是30周,比西班牙裔及白人的時間都要長。
統計顯示,在此番失業的亞裔人群中,持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人數增加了一倍,是白人的兩倍。相反,沒上過高中的亞裔失業速度反而比有大學文憑的少了近50%。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美研究中心鄧道明(Paul Ong) 教授告訴記者:“高等教育不再是就業保證。”
失業的大學生還在嗷嗷待哺,2010年大學畢業生的境況將會更糟。采訪中,許多華人家長,都在為大學將要畢業子女的就業發愁,要么當“啃老族”,要么成“蟻族”。
“蟻族”不僅僅是華人
蝸居在法拉盛和東百老匯地區的80后華人“蟻族”僅僅是美國社會80后生活狀態的一個縮影。但成為“蟻族”的,絕非只有華裔。
在美國,“蟻族”這個群體有個更中性的名稱——“Young Workers”(青年打工者)。美國的一家專業機構Peter D.Hart Research Associates曾經對這個群體從1999年至2009年的生活狀態做過一項跟蹤達10年的調查。調查涉及他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如就業、收入、醫療保險、家庭生活等。
根據這份題為“Young Workers ——A Lost Decade”(青年打工者——迷失的十年)的報告顯示,“Young Worker”一族走向社會開始獨立生活的過程中,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與10年前相比,這些獲得更多機會上大學的年輕人并沒有得到更高的收入、更完善的社會保障,反而面臨著大學文憑貶值之后帶來的更多難題。
一項收入支出比指標的調查顯示,10年后的青年打工者支付能力下降了14%。只有三成的人能夠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擁有少量儲蓄。
“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覺得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而現在看看我自己在做什么?我甚至開始后悔為上大學付了這么多學費。”報告中一位名為Jessica的31歲被調查者如是說。
經濟衰退期留學潮
正當美國被拖入經濟危機的泥潭難以自拔,就業市場面臨各種族裔、各種學歷的年輕人失業率普遍居高不下的窘境時,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卻將求學目的地放到了素以高質量教育聞名全球的美國。
美國國際教育協會《2009年門戶開放》報告統計:2008-2009學年,中國留美學生總數為98510人,比前一學年增長了21%,其中,本科生暴增六成。2009年奧巴馬訪華之旅更將這一熱潮推到了頂點。當年11月,奧巴馬與中國簽訂《中美聯合聲明》,強調加強中美教育交流。當年,美國駐中國各地使領館放寬了已被美國學校錄取的留學簽證申請。
2009年11月,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IIE)公布一項統計資料表明,美國已經成為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留學國家。
令人擔心的是,中國的莘莘學子正一撥撥滿懷期待涌向美國,而他們中只有極少數人能在一畢業就尋求到體面的工作,大部分人不得不加入美國的留學生“蟻族”隊伍。
“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窗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卻找不到出路。”一位80后華人“蟻族”引用這句曾紅極一時的MSN簽名對記者說。
蒼蠅和陽光之間隔了什么?那層玻璃或許是金融危機,或許是美國大學擴招帶來的留學潮,或許只是生錯了時代?(嚴姍雋 羅慰年 周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