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ed”,是壞事也是好事
羅媽媽說,兒子在國內成績一般,但是思維十分活躍。所以,在他初中畢業的時候,羅媽媽就意識到國內教育方式一定不適合自己孩子的個性。“出國是當時我想到的兒子的唯一出路,可是兒子很不情愿。”
英國留學專家程閩說,小羅的情況很普遍,父母看到周圍的同事朋友把孩子送出國、或者親戚在國外,就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去留學。“對于低齡的初中高中生,主觀上沒有認識到出去的最終目的,和留學生活中會遇到的困難;而很多大學生留學,也是被國內就業壓力所逼,不是去學習深造、而是逃避就業。”
羅媽媽和程閩都同時表示,“逼”孩子出國,雖然前面的路對于學生來說是迷茫的,但如果家長能正確引導、適當監督,反而能激發孩子最大的潛能,把“被”留學這件壞事變成好事。
“很多時候孩子不愿意出國,不是他們厭倦國外,而是對現狀的過分依賴。”程閩說,造成“留學ed”(被留學)這種情況,多半是家長一手包辦造成的,“90后學生的個性強、自助能力強。讓孩子去什么國家、選擇什么專業,家長要充分知會孩子,讓他們說出內心的想法,減少‘被動’帶來的抵觸情緒。”
孩子有權知道自己未來學習生活的方向,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從內心去接受、承擔“留學”這件事。但是大方向還是要見識更廣的家長去把握,“現在,我的兒子就很感激我替他做的選擇,雖然當時看上去‘被動’了一些,可他自己都說:‘這是我最好的出路’。”羅媽媽在電話中笑著說。
“留學ed”,在適應中變主動
初到英國,適應當地生活需要一段時間。度過了這個適應期,小羅一下子變得開朗起來。“他的最大改變是愿意學習了,這是我始料未及的。”羅媽媽說,兒子常常打電話告訴自己,在學校中他有多么討人喜歡,連老師也很照顧他。
融入新的生活環境對孩子來說是一項挑戰,尤其是歐美國家,校園中永遠不會歡迎一個沉默寡言的“低調者”,而這正是很多中國學生身上的特質。“在學校中要有表現欲,上課就坐在后面、下課不和老師溝通,考試就靠一個人啃書。慢慢地,‘被留學生’變成了‘自學生’。”程閩說,自己當年留學就是這樣,“但現在的90后似乎都很放得開,個性更能適應國外的校園環境。學生會競選、社團活動,都能看見中國孩子的身影。”她深有感觸地說,接受當地校園文化、學習主動性變強。留學不是學語言、學知識,而是對國外文化的汲取,是和導師交換思想、交換觀念的過程。
校園生活是一方面,接受國外的生活環境對于“被留學生”來說也極為重要。羅媽媽就說,開始的時候,兒子也會抱怨寄宿家庭的一日三餐不合中國人胃口、洗澡時間有嚴格的控制。可逐漸地,當他認識到這是文化差異時,也慢慢認可、接受。減輕了留學生活中的精神負擔。
“往往留學生剛出去時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程閩回顧說,她也幫好幾個這樣的留學生更換寄宿家庭。“慢慢地,他們能夠理解改變自己的重要性,比如限制洗澡時間是為了節水,吃得清淡是英國人提倡低碳生活等等。”她強調,在這期間,也是對孩子自身生存能力的鍛煉。
生活上、學習中融入另一個國家,去掉留學的“ed”后綴。對于家長來說,要做引導、選擇和適當監督;對孩子而言,是自我突破、是長大成熟的過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