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還在“打寒顫”的經濟冬天,“中國留學生浩蕩而來”,令他們感到了久違的暖意。在自詡擁有國際“黃金教育標準”的西方國家,尤其是那些擁有“世界級語言”的英語國家,留學一直被當做利潤可觀的產業來經營,每年創造的價值以百億美元計。而多年保持世界最大留學生出口國的中國,被眾多西方大學校長看作取之不盡的學生和資金礦藏,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令其財政窘困的今天。一位中國專家說:“說中國能拯救世界經濟還為時尚早,但要說中國學生拯救了西方的留學產業,真的不算夸張。”但遺憾的是,中國學生也同時救了一些泥沙俱下中頗不規范的學校,留學生上當受騙的,有時竟像農民工在國外受騙的情況一樣嚴重。
“中國留學生浩蕩而來”
“由于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數量激增,去年美國大學登記注冊的留學生數量達到了創紀錄高點。”法新社16日題為“中國點燃美國留學生熱潮”的報道,讓美國這個長年占據世界最大留學生進口國的大國,小小興奮了一把。該信息來自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的年度報告。報告稱,中國是美國接收留學生數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前往美國的中國學生比去年增長了21%,達9.8萬人,但印度仍然是赴美留學生最多的國家(10.3萬人),中國緊隨其后。
“國際教育協會”會長古德曼對《紐約時報》說,在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時,大量海外學生的擁入對美國經濟貢獻良多,“因金融危機影響,美國各大學經費捉襟見肘,正面臨著空前的預算危機。”《紐約時報》稱,留學生每年總共在美國消費近180億美元。密歇根《馬斯基根紀事報》20日稱,這個學年度,留學生共在密歇根消費了近6億美元,這筆資金“大得令人無法忽視”,在密歇根,中國學生所占比例最高,為18%。《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說,與以往大部分赴美的中國留學生是碩士生不同,現在越來越多的是本科生,“富裕的中國家庭為獨生子女支付國際黃金標準的教育水平”不惜錢財。據了解,現在赴美留學讀本科,平均一年花費約為27萬元人民幣。
“吸引中國留學生,實在是一本萬利的生意。”高校教育傳統悠久的英國也有這樣的感嘆。《衛報》稱,中國留學生已成為支撐英國大學財務支出的最重要來源,他們中的不少人每年學費高達2萬多英鎊(約合20多萬元人民幣),而一個來自英國或歐盟地區的本科生每年只會給大學帶來7000英鎊的收入,這還包括英國政府的補貼。英國國際學生事務委員會說,留學生每年為英國經濟貢獻40億英鎊,如果沒有他們,英國大學可能會關閉更多院系,基礎設施會更破舊,圖書館也會面臨投資不足。在東部城市盧頓,一個房產中介公司還告訴記者,公司4年前積壓的破舊房子,因最近幾年當地大量招收中國學生而變得炙手可熱。
澳大利亞是除了美英外,中國學生的第三大留學目的地國。在澳的15萬中國留學生也是該國留學生中最大的群體。在留學產業每年帶給該國的150億澳元收入中,有22%是中國學生貢獻的。路透社稱,留學產業是澳大利亞僅次于石油和煤炭的出口創收產業。同在澳洲的新西蘭,留學產業也位列該國五大出口行業之一,新西蘭留學官網一位發言人直言,從某種程度上說,“教育與奶制品市場很相似”。
近幾年,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占全世界的15.2%。當這些留學產業化的西方國家瞄準中國這塊“肥肉”時,西方政府也積極配合。素以簽證條件苛刻著稱的美國,2007年開始放松對華留學生簽證審批;加拿大近年來收緊大陸赴加技術移民條件,卻對留學生移民網開一面;澳大利亞甚至一度規定,留學生一入學,就可自動獲得永久居住權。
“世界級語言”的巨大吸引力
對于中國留學生來說,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最受青睞。英國文化委員會曾自豪地宣稱,作為“世界級”語言,“英語的勝利”給一些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在英國這個留學費用最高的西方國家,多數中國學生年消費近30萬元人民幣。即使這樣,中國依然是對英國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數中國留學生都承認,來這里就是為了能在一個完全的英語環境和嚴謹的教學環境下學習。不過,在利物浦的小章抱怨說,一些老師在授課時的英語語速和口音讓自己很難適應,很多教學內容都是一知半解,課后他向老師提問時,又常被敷衍了事。在倫敦的小程說,自己曾多次申請參加實踐項目活動,但常被以申請滿員或擔心與其他歐盟學生有交流障礙而遭拒絕。
英國著名公學哈羅公學校長巴納比•勒諾說,很多學校都要依賴海外學生來填滿1/3的空位,那里學生的英語學習進展緩慢,“海外生源正支撐著一些無法提供良好教育的學校”。一些英國高校為吸引中國學生,降低了入學要求。但一些不太合格的中國學生到校后才發覺,要達到學業要求十分吃力,甚至最后只能雇請別人幫忙來完成論文寫作。在倫敦,當地華文報紙上常有為中國留學生提供論文寫作或文憑服務的分類廣告。
與20多年前多是公派留學不同,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是自費留學,據統計,這個比例已高達九成。而很多人的出國動機也不再是簡單的求學、見世面了。《悉尼先驅晨報》21日稱:“中國人越來越希望他們的孩子能接受西方教育,這是他們看重澳大利亞的原因之一”。但事實上,很多中國留學生選擇來澳就讀職業教育課程,目的只有一個———移民。澳國家統計局的報告稱,許多中國人和印度人都把赴澳洲留學當作獲取居留資格的捷徑。在莫瑞迪安教育集團不久前倒閉之后,還有兩周就要畢業的中國留學生楊帆還在等待轉學復課的通知。本科畢業的他原本可以選擇來澳讀碩士,但他卻選擇了廚師課程,就因為“這樣可以迅速簡單地移民澳洲”。
中國富裕家庭的孩子擁向美國,也改變了老留學生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印象。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城市學院的布告欄上,滿滿四十多張租房小廣告中有1/3是用中文書寫的,顯而易見,中國學生是最多的留學生。負責國際招生的嚴紅女士證實了這一點。但她同時擔憂地表示,近年來中國學生越來越有錢,個個穿名牌、開好車,學習也不太上心。她想告誡中國家長,美國的大學可沒有輔導員,一切全憑自己。在去年招收中國留學生最多的美國大學———南加州大學,讀一年要花費5.5萬美元左右。當地的笑話說,在南加州,“有錢沒才”的上南加大,“沒錢有才”的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克萊登大學”層出不窮
錢鐘書的小說《圍城》中,男主人公方鴻漸曾從一個愛爾蘭騙子手中買了張根本不存在的美國“克萊登大學”的假文憑。而在現實中的英國,也有個騙人的“愛爾蘭國際大學”。到去年初該“大學”被查封前,它已收錄了數千學生。一位曾申請該校的留學生說,這里每年學費4500英鎊,遠低于一般英國大學,可他到了后才發現學校只是東倫敦區的一棟辦公樓,只有一些學生。他曾嘗試與“大學”聯絡,但電話無人接聽。這個冒牌大學還騙過牛津校方,在該校神學院舉行了一次學位頒授儀式,頗具欺騙性。
英國市場上還出現過諸如“University of Leads”和“University of New Castle”這樣的大學,而真正的英國大學應該是“University of Leeds”和“Newcastle University”,差別只在細微的拼寫之中。這些學校往往聲明學費低廉,畢業率高,讓不少沒有察覺的學生上當。從今年開始,英國為了堵住類似漏洞要求所有從海外招生的院校都必須得到認可,移民官在機場口岸也加強了檢查,至9月已有1100位華人進關時被拒絕入境,其中不少是錄取學校遭吊銷許可的留學生。
在其他幾個中國留學生目的地國,同樣不乏“克萊登大學”。一位澳大利亞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表示,從事海外留學生教育的利潤回報很高,是普通教育項目的幾倍。這位老師說,幾乎所有的私立教育機構在中國都有“代理人”,也就是人們熟知的留學中介。中介每介紹一個學生,就能得到學校給的回扣;越是教育質量不好的學校,給中介的回扣就越多,中介也就把學校吹得越是天花亂墜。更有甚者,一些澳洲人根本沒有聽說過的私立學校,也打著澳大利亞大學的招牌,堂而皇之地到中國辦學。
當記者與洛杉磯華人聊起澳大利亞的“騙子學校”時,他們激動地說:“洛杉磯的騙子不比那里少!”在阿凱迪亞有家開了十幾年的藝術學校,老板最近剛卷款逃跑,該校號稱教授語言和電腦設計,“包找工作”,其實最后只發一張結業證書,學歷根本不被政府承認;還有一家語言學校甚至請總領館官員去參觀,結果沒多久就倒閉了;有家“護士學校”還開到了中國,承諾學生可以考下護士證書到美國就業,學生付錢學習后卻發現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西方不要培養“受毒害的校友”
澳大利亞著名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不久前發出警告,盡管違規的私立學校屬于極少數,但足以影響整個教育產業,“這些學校培養的學生,肯定會對澳大利亞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是‘受毒害的校友’”,會對澳政治和外交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英國伯明翰大學校長邁克爾•斯特林說,“在留學潮的早期,中國學生認為所有大學都有著相同的聲望和質量,但現在他們意識到,英國大學事實上差異很大,”如果不好的狀況持續下去,“中國泡沫終將破裂”,對于那些并不享有卓越聲譽的大學而言更是如此。剛躋身美國十大建筑學院的南加大建筑學院院長馬清運說,西方教育機構應該明白,大學教育培養的是“有知識的社會精英”,這是其社會責任所在。比如像他所在的學院,就為優秀的中國留學生提供全額獎學金以及在歐美的工作和學習機會,而不要只盯著中國人的錢袋子。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姬紅認為,中國多年保持最大留學生出口國,體現出中國整體實力的增強。對于那些深陷經濟危機的西方教育機構來說,中國留學生真的是挽救了它們,同時,這些人才也為西方的經濟、創新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持。中國駐洛杉磯教育參贊陳準民也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學生到國外學習,是中國加速融入國際社會的必然過程,不能因為發生部分學校倒閉就否定留學的大趨勢。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說,出國留學當然是好事情,但中國人總是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對自身語言文化卻不自信,這值得反思。不過,一些背離了育人初衷的西方教育機構,從此在中國人心目中將不再“高高在上”。(環球時報駐外記者 管克江 紀雙城 張培 陳小丫 陶短房 記者 段聰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