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時,作為早稻田大學(xué)的志愿者,我到一個初中生英語夏令營中擔(dān)任小營長。夏令營的地點在多山而涼爽的櫪木縣。
夏令營的第二天,我?guī)ьI(lǐng)孩子去攀登海拔2000米的火山那須岳。山上忽晴忽雨,陽光炙烈,卻又吹來陣陣寒風(fēng)。腳下時而怪石密布,時而泥濘不堪,還有刺鼻的硫磺味。這樣艱苦的登山中,有些初中生不停喘氣,有些人摔倒多次,還有一些人因為沒帶雨衣而被淋濕。可是中途沒有一個人說過“我不行,不想爬了”這樣的話。當(dāng)我想要去攙扶一個摔倒的小男孩時,老師制止了我,說:“別扶,讓他自己爬起來。”
這樣的精神和日本的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男子漢除了雙親去世時可以哭泣,別的時候一概不準(zhǔn)哭!”這些都是普通日本人的信念。在花了6個小時爬完火山后,有許多孩子曬傷了,全身通紅,可是他們?nèi)匀徽f:“還想再去一次。”
吃飯了,每個小組的人都要先集中,人缺了就絕不吃飯。做游戲時也一定要每個人都參與。日本孩子在介紹自己名字時,一般只說自己的姓氏,比如“我叫田中”,就像中國人說“我叫張”、“我叫王”一樣。初聽時不太習(xí)慣,后來想想,說自己叫田中等于是說自己是田中“團體”的一員,而至于“我是誰”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這樣的團體意識給我印象深刻。
夏令營結(jié)束回到東京時,天下起了小雨。(若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