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消委會獲悉,從去年至今有關網絡購物咨詢、舉報、投訴案件多達1100多宗,較往年有大幅增長。其中夸大產品功效、網絡地址虛假、網購付錢后不發貨、網購質量不三包、“網購”公司多虛假等問題的申投訴居高不下。連日來,記者結合消費者的投訴情況,對網購陷阱、潛規則等損招進行了大起底。
今年向行業隱規則開刀
網購電信汽車投訴最多
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日即將到來,4日下午,“3·15電視宣傳活動”組委會在京宣布正式成立,由此也拉開了中央電視臺 2010年3·15晚會的大幕。活動上,組委會透露,今年的3·15將向消費行業“潛規則”開刀,截至目前,網購與電信行業、汽車行業所遭遇的投訴最多,成為消費者投訴的“前三甲”。
今年的3·15晚會首次推出了“十大行業消費滿意度大調查”。據了解,劇組目前接到的熱點投訴集中在電視購物、網絡安全、汽車等方面。在電信行業,“經常接到騷擾電話和短信”仍排在第一位。在互聯網(網購)行業,商品與網上圖片不一樣,賣家虛假炒作信譽度等也是觀眾投訴的焦點。
1 “掛羊頭賣狗肉”
描述:在商品描述上大玩文字游戲,或者利用視覺誤差,引誘消費者對商品產生好感,但其實商品是“掛羊頭賣狗肉”
案例:海珠區消費者羅小姐近日在網上瀏覽時被一手機廣告所吸引,廣告號稱“手機能無線上網,而且防水、防震,而且功能達到300個”,羅小姐經不起誘惑,匯款購買了一個,但當拿到手機時,卻發現手機不過是一款模仿某名牌手機的山寨機,更氣人的是,所謂防水防震不過就是在手機外殼上多包了一層硅膠保護膜。
專家點評:利用夸張的廣告吸引買家是網購商家的慣用伎倆,因為不能當場驗貨,許多商家都會吹噓商品實際沒有的功能,有時候商家還會在商品上大玩文字游戲打擦邊球,令消費者追討無據。
專家建議:不要輕信網購廣告,網購之前對商品要熟悉,盡量不要購買太過新穎的商品。
2 低價誘惑
描述:大打低于市價的價格吸引消費者購買,但實際上商品要不就是二手貨,要不就是假貨,有的甚至卷款“走佬”
案例:劉小姐在網店上看中了一款名牌手提包,在網店上的價格只需實體店的一半,劉小姐經受不住誘惑,按照網頁提示向指定的賬戶匯了錢。結果,兩周過去了,劉小姐依然沒有收到手提包,再次登錄該網頁的時候,已經無法打開。
專家點評:一件原本萬元的產品,現在僅用不到一半甚至更低的價錢就能買到,天下真有這樣的便宜事?其實,低價誘惑是網絡購物過程中的又一種常見欺詐形式,賣家常常利用低價吸引買家,但實際上卻不是那么回事。
專家建議:網購前,要了解清楚商品的市場價格,包括行貨價格和二手貨價格,對于成交價心中要有底,遇到比實體店價格低出許多的商品很可能是消費陷阱。付款前先衡量,受騙的幾率有多大。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