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有點曖昧的各種“尾貨”,很招市民喜愛 商報記者 王棣/攝
因為量大價優,鐘情于街頭外單、外貿服裝店的消費者發現,一夜之間,鄭州尾貨服裝市場多了起來,但去尾貨市場能不能買到真正的尾貨,逛過尾貨市場的消費者對此看法不一。
市場
尾貨市場淘品牌像淘寶
三天前,鄭州市民柴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逛了一次尾貨市場。
在尾貨市場花了6個鐘頭,柴玉終于淘到一件“only”的牛仔褲,“尾貨市場實際情況,與我理解的有差距,到處都是看不上眼的衣服,真正的品牌尾貨很少,淘品牌像淘寶一樣難。”
過去,柴玉是商場only專柜忠實客戶,對商場專柜里這個品牌褲子,她記得很清楚,從349元到599元不等。盡管花100元淘到了一條標稱是only的褲子,省了幾百元,但柴玉對尾貨市場印象還是不太好。
“整個市場轉了一圈,讓人眼前一亮的衣服不多,很多衣服看著皺巴巴的,沒有標簽,看不出品牌和廠家。”柴玉說,這與當初開業宣傳“200萬件尾貨空運到鄭州,2~25元淘個夠”相比,實際情況讓她感到有很大的落差,“單件上衣也都是六七十元,根本沒有10元以下的服裝”。
沒去尾貨市場之前,她認為尾貨市場賣的都是品牌服裝,但等轉過一圈之后,她對尾貨市場的評價是:真正的尾貨很少,八成以上的低檔普通服裝在冒充尾貨服裝。
擔心
會不會有“洋垃圾”跑進尾貨市場
在火車站附近一家新開的尾貨市場內,商戶們銷售的衣服也是成堆地擺放在店里,或者密密麻麻擠在貨架上。皺巴巴的服裝也不在少數。慕名而來的消費者王女士,轉了一圈之后,沒有出手打算離開:“有的衣服皺巴巴的,擔心是‘洋垃圾’混進尾貨市場了,還不如去別的服裝市場買件新的更放心。”
昨日商報記者來到另一家尾貨市場,該市場二樓很多店鋪的衣服成堆地擺放在店里,服裝的數量足以沖擊到消費者的眼球。其中一家賣休閑運動服裝的店里,有不少服裝除了衣服上有幾個接近個別名牌的字母,衣服上再沒有銷售標簽,價格也是老板隨口說,單層的上衣每件賣價65元。
對衣服上沒有標簽,老板解釋:“我們是外貿服裝,還沒來得及加上標簽,服裝質量都盡管放心。絕對不能說我賣的衣服是三無產品。”
說法
尾貨市場行業標準已實施三個月
其實,在此之前,像柴玉一樣的不少消費者,也是經常轉戰在街頭外貿原單、廣東外貿等“外貿小店”中。“那些店里服裝價格并不是很低,只是比商場便宜些,衣服質量也對得起售價。”
這些店老板在銷售時,“原單”、“尾貨”是他們宣傳的最大賣點。在金水區一位長期參與服裝打假的工商人員看來,這些店,以及街頭品牌休閑服飾的折扣店,也是尾貨服裝店。
“其實真正的尾貨市場,品牌廠家是歡迎的,因為那里可以銷售他們返廠產品,這些產品不是按件賣,而是按噸或者斤稱重銷售。”這位工商人員說,尾貨市場混入“洋垃圾”等舊衣服,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我們轄區尾貨市場開業有幾個月了,暫時沒接到投訴,服裝畢竟不是食品,消費者可能不夠重視。”
對于尾貨市場的監管問題,工商人員多次專門聚集探討過。“是不是洋垃圾,需要送檢才能鑒定。但我們現在處理起來有點麻煩。”他說,工商部門以前查處“洋垃圾”依據的《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早已廢止,“第一次發現‘三無’服裝,我們只能先責令改正,不改正者,才會進行第二次檢查來處罰。”
鄭州市工商部門一位負責人表示,尾貨市場越來越多,但尾貨不是舊貨,商戶銷售的服裝也要名副其實,“尾貨市場不允許以舊充新,消費者一旦發現就可以就近舉報,工商部門會予以嚴查。”
據了解, 為了規范尾貨市場,商務部出臺的尾貨市場行業標準,已于今年7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尾貨是積壓滯銷產品而非殘次品,尾貨市場應與正貨市場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標準還對尾貨市場的經營環境、設備設施、經營管理提出了相應要求。 (商報記者 謝朝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