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七夕節。相傳天上牛郎織女當晚實現一年一度的相會,關乎愛情,七夕便逐漸被稱為中國“情人節”。
中國“情人節”悄然升溫
相比而言,七夕節的影響遠不及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但是,近幾年來,隨著商業策劃、專家呼吁乃至國家層面的重視,一個現象已然顯現:人們對七夕節的熱情逐年升溫。
截至25日下午15時,一項600多人參加的《熱鬧的情人節VS冷清的“七夕”》網絡調查結果顯示,愿意過中國“七夕”、西方情人節的人,分別占35.3%和20.0%(選擇兩節都過、都不過者分別為29.9%和14.6%),前者“居然”高于后者。而在“百度”網上,記者輸入“2009七夕情人節”,用時0.002秒,搜出相關網頁68萬篇。
有市場,就會有商家。連日來,記者在南京市內走訪調查,發現商場、房地產、旅游、整容、餐飲等商家促銷,無不打出了“七夕愛情牌”。
給心愛的人送玫瑰、百合等鮮花,成了節日里表達心意的主要方式。“濃情七夕節,您送花了嗎?”各花店已是早早競相打出了“接受七夕情人節預訂鮮花”的店堂廣告,而惹眼的繽紛廣告讓人們感受到明顯的節日氣氛。
南京湖南路上,金薔薇鮮花店。老板盛文亮告訴記者,盡管不能和情人節比,但感覺七夕節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可,從2007年起,七夕的“情人節鮮花”銷量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店里提前一周就接到鮮花預訂了,到25日上午,我們一共接到100多束鮮花訂單,比去年又多了20%以上。”
在博西華家電江蘇公司上班的“80后”周先生,花150元為女友預訂了19支玫瑰。他說:“2月14日的情人節和中國的七夕節,我們都要過;過過中國情人節,會別有一番感受。”
“情人節經濟”:商家重“西”淡“東”
盡管幾乎沒有一家商家忽視“七夕經濟”,但相對于為西方“情人節”提前半個多月就在媒體上大造氛圍而言,七夕節還是顯得“受冷落”了一些。
翻閱25日南京幾家報紙,相關商家的節日促銷廣告并不多。此前一天,記者在新街口商圈逛了一遍,感覺中央商場、東方商城等商家的“七夕”主題,促銷風頭幾乎被其他活動優惠、折扣蓋住。在新百的店堂廣告上,一項名為“緣來七夕禮”的促銷活動標注:“衣著類消費滿300,消費者再加5元,可獲贈價值35元的七夕掛件”,這與以往“滿300送150”的促銷力度相去甚遠。
冷對“七夕”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西方情人節在中國春節前后,那個時候是市場旺季(也包括“換季”等商機),無論過節氣氛還是促銷效果,都很明顯,銷量高時可達平日3倍;而七夕節在每年陽歷的七八月份,“這個時候是商業淡季,再怎么促銷,也不會有太大的銷量體現。所以,商家才不會像2月份情人節那樣費時費心力地炒呢,而廣告投入少,節日氣氛自然也淡了很多。”
除了玫瑰,七夕應有自己的“節日載體”
據了解,“七夕”于2006年6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專家認為,這是讓人高興的事情。但“列入”是一回事,能否保護好、弘揚好,又是一回事。
“七夕節使用的是農歷時間,每年都不停地變化,老年人會‘掐算’,年輕人卻很少懂,今年是8月26日,明年是哪天,不如2月14日那么明確。”作為金陵工人影城策劃總監,歐陽沖曾經專門研究過七夕節——節假日是影響電影院票房的重要因素。他分析說:“日期不確定,淡化了年輕人對七夕節的認知度,也影響了一種文化氛圍的形成。”
大多數專家認為,七夕節缺乏文化載體,是“被忽略”的更為重要的原因。在西方“情人節”里,有情男女互送鮮花、巧克力,這種具有標志性的“節日載體”簡單而浪漫。在中國,粽子之于端午節,月餅之于中秋節,都說明文化需要載體;而七夕節只有一個代代相傳的神話故事,沒有具體的“信物”與標志,便失去了統一的、可以激活年輕人的活動載體。
基于此,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耀庭就拿出創業時的熱情,以紅豆為載體,為振興“七夕節”而努力:“紅豆蘊涵著相思和美好的祝福,是適合戀人、朋友、親人相互饋贈的信物呀。”從2001年起,紅豆集團每年打造“七夕·紅豆情人節”。此舉贏得了社會廣泛贊譽。2004年,時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周耀庭,將《關于把七夕、端午等傳統節日定為國定假日的議案》送上了全國人代會。這一提案,引起全國各地的響應,此后,很多地方過起了“七夕節”。
對此,有專家呼吁,提高人們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度,社會各界都應當盡力。尤其是文化教育、媒體宣傳、商家、旅游等部門,應當推陳出新,把“七夕”節日文化包裝得更加吸引青年人。(秦繼東 王佩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