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幫小學二年級兒子在論壇發帖 暑假里面征學伴
一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近日在快報19樓網站發帖,為兒子征集幾個年齡相仿、學習基礎相近的學伴,暑假里一起學習、活動,相互提高。結果一下子就征集了7個學伴。
這位媽媽在19樓發帖說——
“征集一些志同道合的學伴,希望有共同想法的孩子家長跟帖、報名,共同關注孩子成長。學伴條件:1.家長關注家庭教育,家庭氛圍好;2.孩子現在正在讀小學二年級或三年級;3.孩子平時喜歡閱讀思考、學校成績優良;4.孩子性格開朗、喜歡交往。
為什么要找學伴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玩的時間還不夠嗎?家長有必要再給孩子找學伴?
昨天,聯系上了這位母親,想向她打聽學伴找得怎么樣了。她說現在已有7個成員,都是家住附近的小孩。征集這種學伴的另一位策劃人是劉軍松。
劉軍松是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的老師,小孩也在讀小學,她很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
劉老師說,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放學后或節假日里很容易孤獨。小學二三年級開始,孩子就進入幫團時期,也就是說,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力慢慢減弱,同伴對孩子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所以為孩子找學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孩子如能長期在一個同齡孩子環境下成長,利于性格培養和教育。我們為孩子組建一個幫團,就是想讓這個集體成為對學校之外的教育的有效補充,而且幫團的定位跟班集體不一樣,是要求孩子同質,同質孩子在一起學和玩更能挖掘潛能、培養情商。
劉老師還介紹了幫團的構建設想:挑選10個情況相同的孩子,地域要近,因為考慮到家長接送不方便;孩子的學習基礎相近;家長的教育目標一樣。平時每周五晚上上課,定期組織戶外活動,暑假里周一至周五全天上課,上英語、數學和閱讀為主。現在已有豆豆、樂樂、玲玲、杏杏等7個學生報名參加,都是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孩子,近期就打算組織一次活動。
學伴的家長各有想法
對幫團的看法,昨天也與幾位家長聊了聊,大家各有想法——
豆豆的媽媽說:參加幫團倒也不是因為孩子孤獨,是想給他找英語口語學伴,孩子與孩子的交流更自主些,程度相近的孩子在一起,進步會更大。
樂樂的媽媽說: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在學校好朋友不多,如果能通過幫團,多與玩伴交流,有利于培養和鍛煉孩子性格,提高交往能力。我們家長也可以及時了解孩子情況,發現一些不好的習慣,可以馬上糾正。
杏杏的媽媽是語文老師,她說:組織這么一個群體,讓孩子在一起玩玩可以,但學習就沒有必要,學校的作業完成已經夠了。我的主張還是讓孩子在暑假多放松一下,沒必要再參加這個參加那個,讓他學點自己感興趣的,比如游泳、跆拳道。
教育專家認同學伴教育
杭州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小教系副教授劉瑛說,這種學伴式的教育現象屬于分層次教學,在國外還是比較多的。很多學校設英才班,供基礎好的學生學習;特殊班,供成績相對差的學生學習。條件相同的孩子在一起,進步更快,確有道理。
但在國內,這種學習形式組織起來比較困難。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家庭經濟條件、家長空閑程度、家庭教育觀念等。組織這樣的團隊最好是相互比較熟悉的家庭,可以是純游玩活動,因為中國孩子的學業負擔已夠重,再讓他們課余學習,對成長反而不好。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