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妹妹為他捐了69%右半肝、堂弟捐了45%左半肝。目前,供受三方均穩定平安,兩位供體三個月后肝臟可長回95%。
此為華南首例、全國第三例親屬活體雙供肝移植手術所謂雙供肝活體移植,即兩個供體各自提供一部分肝臟,移植給一個受體。
34歲的重癥肝炎且已陷入肝昏迷患者小吳(化名)非常“好彩”,遇到剛生完小孩的妹妹和堂弟都主動為他捐肝,然而卻又遭遇二者的肝都不能滿足他需要。為此,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近日成功實施了華南首例、全國第三例親屬活體雙供肝移植手術,術后小吳和弟妹們均情況穩定。
兩供體三月可長回95%
昨日上午,記者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科病房見到了小吳的妹妹和堂弟。
“我爸爸的肝不合適,我的合適,所以我要捐啊。”今年30歲的妹妹剛生后孩子不久,她表示,得知哥哥患嚴重肝病生命垂危急需手術后,她二話不說要求捐肝。
“我現在有一點點累。”另外一張床上坐著才21歲的小吳堂弟。專家告訴他,三個月內別做重體力活,慢慢就可以恢復正常。而在隔離病房里的小吳正靜靜躺著,接受術后監控治療。
“患者親妹妹為他捐了69%右肝、堂弟捐了45%左肝,供受三方均穩定平安,兩位供體三個月后肝臟可再生回95%,完全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山一院副院長何曉順教授告訴記者,一切數據都是經過嚴格精細計算,“切多了供體會出現肝衰,切少了受體不夠用。”他表示。
妹妹與家人爭相捐肝
5月16日下午,在深圳某醫院,小吳由于患嚴重肝炎已經不省人事,醫院已發出病危通知書。在他身邊是沉默不語的父親、傷心流淚的母親和無助的妻子,就連天真的女兒也明顯感覺到緊張壓抑的氣氛,守在床邊看著昏迷中的父親。
趕去會診的中山一院王東平副教授了解病情、查看病人后作出判斷:患者為暴發性肝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腦病,病情危重,需要盡快接受肝移植。
小吳的妻子當即表示愿意捐一部分肝,與此同時,小吳的父親也用不容商量的口吻決定,他來為兒子捐肝。然而,現實吹滅了他們的希望:小吳父親的左半肝太小,使得捐獻右半肝風險太大,他不適合作為移植供體;小吳的妻子則血型不符。
第二天一早,聞訊連夜趕來的剛分娩完5個月的妹妹和21歲的堂弟來到小吳轉診所在的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辦公室,懇求為哥哥捐贈一部分肝。
經過各種檢查與評估,很快傳來好消息:兩位供體均與患者血型相符,且都能耐受手術。然而另一個挑戰出現:作為供體的小吳堂弟和妹妹均存在相同的問題,從CT掃描后的肝體積計算結果來看,他們每個人所能捐獻的右半肝臟大小都不夠滿足身材魁梧高大的哥哥的需求。
手術前后延續17小時
小吳病情在進一步惡化,何曉順教授經過縝密思考,提出了在全球肝移植技術中的尖端技術、同時也是蘊含更高風險的雙供肝活體移植的治療方案。
“所謂雙供肝活體移植,即兩個供體各自提供一部分肝臟,移植給一個受體。雙供肝移植可降低供者的風險,但手術操作精細而復雜,需要充分評估供、受者的條件后方可進行。在國內,目前只有兩例報道,在我國華南地區這是首例。”何曉順表示。
三天后,在全院多科室配合下,一場三個人之間的“生死較量”——親屬活體雙供肝肝移植會戰正式拉開帷幕。
6號手術室內,何曉順教授率領助手們全神貫注進行手術操作,而同時,在2號手術室,朱曉峰教授也正在為另一位供體進行手術操作取肝。
凌晨5時,小吳妹妹的右半肝和小吳堂弟的左半肝被成功取出。兩位生命體征平穩的供體被送入SICU,而第二階段戰斗才剛剛開始,當次日上午10時,何曉順、朱曉峰教授將兩份供肝順利移植到小吳身上時,手術終于宣告結束,一共延續了17個小時。
“這臺手術非但要接受倫理委員會的審查,而且風險和難度更加大,因為要確保兩個供體的安全健康,同時還要防止28%的并發癥以及一定比例的死亡率。”何曉順教授說。
據介紹,小吳的弟弟妹妹即日可出院,小吳休養一個月也可出院回家。 (記者涂端玉 通訊員李紹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