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后,眾多知名乳品企業相繼遭受沉重打擊,整個乳品行業發展跌入低谷,“乳品業走出困境的出路在哪里”成為全行業人士都在深思的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多位業內專家認為,建設標準化牧場是乳品業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CCTV2006年度三農人物”、被譽為“中國試管牛產業化之父”的深圳市澳西姆畜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吉忠是位一直為建設大型標準化牧場鼓與呼的乳業專家。他告訴記者,由于很多企業沒有自己的標準化牧場,奶源問題一直是制約中國乳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并且行業發展越快這個問題越突出。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只有不到10%的牛奶原料是來自牧場,其它絕大部分奶源靠奶農提供,這部分奶源很難控制質量,這次三聚氰胺危機就敲響了警鐘。澳西姆通過自己掌握的奶牛精液性別控制分離技術培育出的奶牛可以年產奶9噸以上,但由于很多企業企業覺得收散奶省事而不愿意建設自己的建設大型標準化牧場,中國人自己培育出來的高產奶牛銷售并不理想。此次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之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所有想繼續在中國乳業做大做強的企業都必須盡快、大力建設標準化牧場,只有這同樣才能徹底解決好奶源問題。
做為中國著名專業奶粉企業和原料粉提供商,飛鶴乳業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的多輪檢測,成為少數獨善其身的知名品牌之一,而受到市場猛烈追捧。而其能夠逆市崛起的根本原因就是最早認識到"得奶源者得天下"并下大力氣做奶源,多年來一直在默默建設超大型的國際標準化牧場的結果。截止目前,飛鶴乳業已經有兩個萬頭歐美國際示范牧場投入運營,并計劃斥資數十億元在5年內建設10個類似牧場,且全部選擇在最適合奶牛飼養的北緯47度世界優質奶源帶上。一直非常關注中國三農問題的全國政協委員張紅武教授和經濟學家、上海現代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何興剛博士對飛鶴乳業多年來一直在默默建設超大型的國際標準化牧場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具有長遠眼光的企業的明智之舉,為中國乳品業走出困境找到了一條根本出路,值得所有乳品企業學習。“乳品企業建設標準化牧場并不只為獲得穩定的奶源,更重要的是獲得可靠的奶源。但在過去幾年中,中國奶源發展模式主要是農戶散養,不但抗風險能力差,而且無法保證奶源質量。這次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就敲響了警鐘。最近光明乳業等表示已在全國范圍內取消所有非自建的奶站,全面拒收散奶,同時推行集中飼養、規模飼養和科學飼養。這表明在飛鶴乳業的示范帶動下,越來越多企業已經意識到,如果奶源得不到保障,建的新工廠越多,生產規模越大,隱患就越大,出了問題社會危害就越大。我們有理由相信,建設標準化牧場將成為越來越多乳品企業的選擇,并且很可能成為最終決定其市場地位乃至市場成敗的最重要因素。”
中國乳業協會常務理事王丁棉等業界專家也指出,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使得中國乳品業遭遇從未有過的信任危機,自建牧場很可能是中國乳品企業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也是根本出路。“這也就應了一句話,得奶源者得天下,誰控制奶源誰就控制了市場,這是行業中各企業都心知肚明的一句話。所以控制好奶源也就奠定了企業更好的發展基礎。”
張紅武教授和何興剛博士最后進一步指出,痛定思痛,乳品企業只有自己建設標準化牧場,從源頭到車間全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奶粉質量才有絕對保障。雖然建牧場門檻極高,絕非“圈塊地,養幾頭牛”那么簡單,而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產業體系構建,需要高技術、高資本投入和非常專業的人才。但企業卻不能因此而迷失前進的方向,必須像飛鶴乳業那樣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建設標準化牧場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未來的行業洗牌中,自有牧場數將起關鍵作用,甚至完全可能決定企業的生死。“繼飛鶴乳業之后,光明乳業已與武漢市簽訂了建設500畝現代化大型生態牧場的項目,伊利、蒙牛已經在四川大力發展合約牧場,還有不少企業正在積極籌備自己建設標準化牧場。這表明越來越多企業已經認識到,建設標準化牧場是乳品業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并已經開始積極行動起來。” (李橋 郭俊廷)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