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事件”影響之廣泛,不言而喻。面對“我們的食品怎么啦”的追問,大家都在反思。其實事情沒有那么復雜。一個普世的道理,無非三個環節:政府監管、企業(行會)自律、民眾監督。三鹿事件發生后,我們看到,政府監管已經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力度,有關企業也競相拍胸脯承諾不再犯錯,但在公眾監督方面,似乎薄弱依舊。
誰要說民眾會對食品造假袖手旁觀,不愿意說“不”,那肯定是睜眼說瞎話。不過,這說“不”的成本太高,一般百姓承受不了。
國家質檢總局日前公布了全國可檢測三聚氰胺的385家機構名錄,在北京的19家機構中有少數可以接受個人送樣檢測,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就是其中之一。這個中心表示,只要收取每個樣品1000元的檢測費,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送的樣品,一個上午就能得出結果。所以有媒體調查,消息發布后,咨詢的多,去檢測的少。
這一點都不奇怪。買一箱奶也只是幾十元錢,而檢測要花上千元,百姓真的做不起,1000元買一個真相,對個人來說有點昂貴。這種成本對比,人們當然選擇喝掉可能有問題的奶或干脆不喝,也不愿花大錢去檢測。
我一直不明白,檢測一個乳制品的質量為什么要那么高的價格,也沒見哪家檢測機構公布過他們的成本。但我覺得有一個原因,這些檢測機構大都是帶“國”字的壟斷性機構,如果能把食品檢測向市場開放,形成一種競爭之勢,科學的檢測結果不分公私機構一律認可,這檢測費用是不是可以降下來呢?
更重要的,我們如果能夠立法確認:檢測之后如果證明產品質量有問題,相關費用應由生產廠家承擔,同時,還要賠償送檢者幾倍、幾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損失,還要把檢驗結果公布于眾,這樣,造假者既要承擔檢測費的損失,更要承擔由此帶來的法制化市場的“報復”。
民眾監督食品安全,可以借鑒當年的王海打假。王海打假卓有成效,因為“有利可圖”。如果檢測費能降下來,檢測結果也能帶來額外的收益,或許我們的民間打假就有了動力。
政府承諾對食品要“批批檢驗”,這只能是權宜之計,而民眾監督是長久的。創造一個有利于民眾監督的環境,讓他們低成本地對問題食品說“不”,是保證食品安全的必要環節。(王愛軍 )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