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那英覺得她們那一代歌手,都算是大姐級別的,“不能倚老賣老,也不能冷漠到什么事都不聞不問”。
文/胡斐
那英7年沒有出過唱片,突然決定復出,發新片、開巡回個唱,被捧上音樂風云榜評委會主席的寶座。
王菲沒有那么幸運,她的呼聲比較高,但瞅準時機選擇春晚現場開金口,僅僅拿了個“最受歡迎觀眾獎”第三名,與2008年章子怡小姐哼哼的《天女散花》一個級別,“有價無市”的傳聞甚囂塵上。
齊豫大姐比前兩位低調得多,4年沒有發片的她,2010年3月悄悄發了一張英文專輯《the voice》,收錄多首贊美詩,歌頌耶穌歌頌主。
韓紅當了干部之后,在元宵晚會上亮了嗓子。多年未有新作的臺灣唱將辛曉琪在2009年年底首次來大陸開個唱,2010年也準備發新專輯。加上電影圈有一陣沒一陣的流言拂面:鐘楚紅、張曼玉、林青霞、周慧敏,4位加起來將近200歲,演藝界好不熱鬧。這和英國蘇珊大媽大器晚成不一樣,這些今天的老天后,原來都以青春靚麗的形象活在粉絲心中多年,如今紛紛綻放第二春,究竟還有多少號召力呢?如果她們能成功吸引90后的目光,那么演藝圈的青黃不接未免太過嚴重;如果她們仍然要打懷舊牌,新作品無人問津,要不就是現在的新市場大不如前,老天后們水土不服;要不就得承認實力不再,能撈一票是一票之后,還是趁早回家洗洗睡吧。
誰都不愿意做這個主
那英是個實在人,她發了新唱片,開始辦演唱會,可沒想過要當評委會主席,三八婦女節那天她去光線傳媒做宣傳,中午吃飯的時候問光線的老總王長田:“為什么選我?”王長田的態度倒是很堅決,覺得音樂風云榜“歷屆沒有純粹由歌手擔任主席的,那英是從(風云榜)開始到現在的10年當中,得過的獎和參與的次數都被認可,當之無愧的”。
“我一般認為‘主席’都該是男的,一般樂評人、制作人比較多。這一屆選我,我也比較莫名其妙。”飯后那英直剌剌地說。她被架在這個位子上基本就下不來了,必須為世風日下的流行樂壇擔當一些責任,風云榜今年要拿獎金出來給評上的新人,鼓勵他們繼續創作,她得好好審查那些候選名單。
不論那英、王菲、齊豫還是其他曾經被冠以“天后”名頭的女歌手,還沒有哪一個能像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莉那樣在跨行業風生水起的。人人都說樂壇不景氣,她們重新出山起到的并不是震懾作用,反而還有人質疑其背后的目的。那英很坦白地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歌壇沒有站得出來能決定方向的人,誰都不愿意惹事,誰都不愿意做這個主。”
“我們這一代歌手,算是大姐級別的,不能倚老賣老,也不能冷漠到什么事都不聞不問,有時候看到年輕的歌手和音樂人我還是會忍不住說:‘你平時弄點兒人的動靜,別港臺腔。’”
那英剛出道時還用“葉赫那拉”這個姓氏來炒作,稱其為慈禧一系后代、“清宮格格”,一如當年叫“王靖雯”的那個王菲,現在都早已被人淡忘。她們當年還能具備一些改名換姓的魄力,可如今的紅人都是集體造勢,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讓“玉米”去了這個共同標簽,讓“春哥”改回“李宇春”,群眾一萬個不答應。那英對此的評價是,新人、新歌速度太快,都是快餐形式。從前她出道時,歌迷都先聽到歌曲本身,自行判斷一首歌的好聽程度,然后才聚焦到——這是誰唱的?現在可不是,人先出來炒紅,歌好不好已經不重要了。
文藝青年都發福了
“過去靠實力說話,靠長相的只是幾個人,社會上有很多人是看熱鬧,他們也會花很多錢去看那些根本不懂唱歌的人表演,社會一定是這樣的。我們過去唱歌的時候,從制作人到詞曲作者到唱片公司,他們的態度比我們還要嚴格,整個的氛圍是嚴肅、熱愛、堅持和尊重。”
沒有好歌,也可能確實是寫不出來,想當年那英、辛曉琪幾乎都是靠苦情歌出名,那一大批背后的創作者也跟隨歌迷一起從文藝青年成長到了中產,長發飄飄變成了大腹便便。那英早年幾首名曲都出自袁惟仁之手,她去找如今的“小胖老師”寫新歌,“小胖”說:“老那,我現在生活過得太幸福了,兩個孩子,老婆在家幫忙帶,我創作不出那種饑寒交迫的、情感糾結的(歌),我現在成天想的是怎么讓家庭美滿,讓兩個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我得為這個去奔波。”
那英自己也一樣,做客鳳凰衛視《名人面對面》時曾經說,和高峰感情折磨那么多年,兒子出生才幾個月就冒出私生子事件。情緒最慘的那一段時間,產后憂郁癥發作,失眠、心慌、冒虛汗、渾身發抖。看什么都不順眼,逮誰都想吵架,兒子都懶得抱。借酒澆愁、四處找樂,最后不得不去看中醫大夫。“我情感風波15年,讓我唱歌很有感覺,有激情。”她說,那個時候唱《征服》才情緒到位。然而,在她北京跨年個唱海報上,手拿復古麥克風,身穿裹胸金鱗魚尾服,每天鍛煉3小時為了把生完孩子的160斤體重減了下去,新形象定位為“性感而且高貴”,她還能唱出當年的感覺嗎?不過,歌迷來聽的也不再是當年的情緒了,也許期待的只是一次萬人K房大合唱。
懷舊牌最好賣
那英、王菲出道20年,韓紅算下來也有22年,辛曉琪23年,齊豫出道32年,如今出一個新人,都無法像當年幾大天后那樣造成風靡一代的影響力(具備特殊影響力的一些選秀歌手除外),即使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絡口水歌,在他們那一輩看來這都不叫音樂。20年前聽著她們歌曲成長起來的叛逆青年,現在差不多也有了相當的消費能力,當年拼命攢錢去音像店買磁帶的,后來AA制去KTV飆歌的,現在完全買得起幾千元的VIP席演唱會票。數字音樂又分走了唱片行業一大塊利潤,這個時候打懷舊牌,必定好賣。在沒有新唱片的日子里,那英時常還會去地方臺的晚會演出,“他們不會讓你唱新歌,說聽不懂,他們會和經紀公司簽合同,我必須要唱《山不轉水轉》、《霧里看花》等等。”
據說2009年“縱貫線”組合這個品牌幾乎拯救了滾石唱片,2010年虎年春晚又讓小虎隊三人分別看到了重生的曙光,小虎隊獲評春晚歌舞類節目第一名,讓那英還有些忿忿:“小虎隊和縱貫線不能一概而論,觀眾看到小虎隊是一種懷舊情結,縱貫線是一種音樂和音樂人的碰撞,系統都不一樣,他們沒有可比性。”
除了有集體記憶給票房撐腰以外,那英覺得,還是因為他們以前是用心在做音樂,這和現在的風氣思考不一樣。“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前,搞音樂是少數人的專利,不是誰都能來唱的,現在從選秀就可以看出來,是全民皆兵,誰都能來參加比賽,海選的時候能讓人笑掉大牙,大家不是用一種嚴肅的態度來對待音樂,唱片行業不像過去那么偉大,那么有專業的話語權。”往年都是有一首好歌先出來,如《雪城》覺得就應該由劉歡來唱,《永不瞑目》的主題曲就應該是孫楠的聲音。現在不是,自費歌手拿一筆錢出來找人寫歌就是了,不是尊重純粹音樂的時代。
(摘自《新周刊》)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彥宇】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