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遺余力宣傳僑鄉
教學工作是核心工作,翦伯象、成慧芳作為“文化使者”,一直牢記自己的身份與傳播中華文化的職能,在課余時間還積極參與華文文學交流工作。他們與印尼蘇北省華聯、蘇北省印華總會、蘇北省印華作協、棉蘭早報等機構聯絡和溝通,了解蘇北省華人華社的生存狀況,搜集研究資料,傳播中華文化。
“因為是身處異國,所以華人必須團結。華社也舉辦了很多活動,以此凝聚華人力量。”翦伯象說,而他的文學長處在印尼得到了充分發揮。在印尼期間,翦伯象、成慧芳還抓住每個機會宣傳僑鄉和五邑大學,他們在課余的時間在當地多家華文報紙期刊上發表了許多的優秀作品,如《穿越馬達山》、《從廣州來棉蘭種樹》、《西巴雅火山的守望》、《與文友說棉蘭精神》、《用“胃”思鄉》等等,每一篇的署名身份都是中國五邑大學教授和印尼亞洲友好學院教師。
棉蘭華人由此了解到中國老師的內心,感受到中國老師對他們的深情厚誼,不少人都深受感動。很自然就加深了對江門市、對五邑大學的認識。(董平 梁閱星)
華文教育的“江門創舉”廣受海外僑胞好評
三位老師來信敘說支教苦樂
據江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負責人介紹,去年4月,印尼泗水小太陽三語國民學校負責人多次與江門市僑聯聯系,請求江門市僑務部門幫忙在江門尋找和推薦幾名優秀華文教師到該校支教,促進當地華僑社團的中文教育發展。經過江門市僑聯、江門僑青會多方協調,于去年8月推薦了馮瀟瑩、鄭雁英、溫卓盈等3名華文教師到該校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此項活動得到江門市僑聯副主席、僑青會首席會長、澳門江門同鄉會會長陳杰恒先生贊助14.5萬港幣,作為支付3名華文教師的工資、機票等費用。江門作為“中國第一僑鄉”,出錢出人組團支援海外僑團的華文教育事業,這一舉措被外界稱為海外華文教育的“江門創舉”,廣受海外僑胞的贊譽和好評。
今年1月,3名海外支教的教師先后給江門市僑務部門寫來信件,深情回憶自己在印尼工作生活的點滴。她們是去年4月,應印尼華僑社團的邀請,受(江門)市政府派遣奔赴印尼泗水小太陽三語國民學校,支持該學校開展華文華語教育的。
五邑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的馮瀟瑩,現任印尼泗水小太陽三語國民學校中文教師,她在來信中感嘆印尼華人華僑雖然多,但是華文教育的確落后,深感自己未來責任重大,她在來信中寫道:我來到印尼,才真正了解到這里的漢語水平,會說基本漢語的幾乎都是老爺爺、老奶奶。雖然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學校和補習社開展了漢語的學習,從幼兒開始培養他們的漢語,但這些華裔少兒的水平與國內相比還是大大落后了,如今的我不得不強迫自己超前規劃教學任務,超負荷為學生補習,上課前我都會十分認真地備課,想辦法去使自己的課能夠生動有趣,有時也加入有利于知識學習的游戲,寓教于樂,使學生學得快樂,在快樂學習中成長。
來自江門幼兒師范學校的鄭雁英老師,也在來信中談到自己海外生活的苦與樂:“過去的八個月,是艱辛的,因為在一個陌生的國度,我作為一名外派教師,肩負著莫大的教學壓力,同時還離開了我心愛的家人;但是,也是難忘而開心的,因為在這段時間里,我用自己的努力行使自己的使命,看到外國的小朋友那一張張快樂的笑臉,從他們口里說出的國語時,我們每一位教師心里都是熱乎乎的!這段外派教學經歷,也使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也豐富了我的人生經驗,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定會更加努力致力于幼兒教學!”
還有幾個月就要離開自己的外國學生,完成支教工作回到祖國了,任教于印尼泗水市小太陽三語國民學校的溫卓盈老師在來信中述說了自己的依依不舍:“在和小朋友相處的時間,你總能發現他們天真,新奇,天馬行空的東西。慢慢地,你會越來越覺得,離開他們會是多么的難舍。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無暇的,是難能可貴的,也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讓我們感受著他們的童真,為心靈保留一份純潔。” (黃柏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