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開展海外華文教育,對于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保持華僑華人的民族特性,增進其與祖(籍)國的聯系和感情,促進海外華僑華人社會團結,推動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華文教育工作,要求從國家和上海的長遠發展以及凝聚僑心,發揮僑力的戰略高度出發,大力開展這項工作。
近年來,上海市政府僑辦提出建設上海華文教育“薪火相傳”工程的構想,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上海實際,深刻認識華文教育擔負的歷史使命,從完善工作部門體制、活躍工作網絡機制、構筑理論研究平臺、優化師資培訓手段、創建學生活動品牌、強化工作規范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推進上海華文教育工作。初步形成以華文教育理論研究為先導,以多層次華文教育實踐為基礎,以各方協作網絡為機制,以重點品牌活動為突破,以多渠道資金籌措為保障的上海華文教育工作新局面。
中美優秀青年論壇
吹響華裔新生代佼佼者的“集結號”
在海外華人華僑社會,華裔新生代正逐漸成為一支新興力量。與他們的父輩相比,新生代不僅普遍文化素質較高,也將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橋梁和紐帶。但在文化認同上,因從小所受的教育、生活的環境等因素決定了他們與父輩之間存在著很大差異。
讓海外華裔新生代中的佼佼者走近祖(籍)國,近距離感受中華文化和風土人情,使他們更容易求得價值認同和精神回歸。秉承這一工作理念,市政府僑辦開拓性地舉辦了針對這一群體的“相約上海 共創未來——中美優秀青年論壇”。
“論壇”對來自美國的華裔青年不啻是一扇了解祖(籍)國、感受中華文明、認識“貌似神未必似”的中國青年的窗口。來之前,雖然他們會講一點中文,但對中國的發展現狀卻所知甚少;論壇行將結束時,他們對父輩生活過的這片土地、這片土地上的文化、這種文化熏陶下的同齡人產生了深深的眷戀。
品味真實的市民生活
獲邀出席的18名來自美國的優秀華裔青年都是近年美國國家榮譽獎、杰出學術成就獎、優秀畢業生獎等國家級獎勵的獲得者,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康乃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杜克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11所名校,專業分布為生物學、商務管理、電子工程、醫學、環境健康、國際關系等領域。和他們對話的中國優秀青年,則分別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大等國內著名高校。
在舉辦方的精心安排下,中美兩國青年共同參加了文化講座、公益訪問、專題考察、企業參觀、社區體驗等一系列活動。無論是聆聽經濟學專家講述中國經濟發展、中文系教授講述中國文化,還是世博局官員介紹2010年上海世博會籌備情況,濟濟一堂的中外青年都踴躍提出各自的問題,雖然思考角度不同、提問方式有別,但都在交流中尋找著自己的答案。在上海第一社會福利院、在新華醫院,中美青年表現出了同樣的愛心和關切:和老人們聊天、為老人表演節目,關注中國白血病研究的進展、給患兒送上禮物和祝福。在專題考察中,兩國青年根據各自的專業,分成環保產業、非物質文化保護和高科技產業發展三個小組,實地尋訪和了解上海。在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來自美國的企業高管,以一個外國人的切身感受,向兩國青年講述他在中國十多年感受到的社會變遷和行業發展;在微創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留美學成回國創業的企業老總講述文化差異和創業歷程。共同的語言、相似的經歷、一樣的抱負、聊家常似的交談,讓兩國青年感受到心靈碰撞和價值趨同。更讓青年學子難忘的是在上海人家感受社區生活和民俗民風。居民們手把手地教青年學子滾鐵環、扯鈴、溜溜球等弄堂游戲,又一起包餛飩、燒上海菜,品味真實的市民生活,其樂融融正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習俗的真實寫照。
了解一個文化多樣性的中國在“論壇”交流中,兩國青年又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訴說著疑慮和困惑,感受著理解和變化,更闡釋著思考和希冀。
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夏舒淑這樣揭示文化差異帶來的困惑:“生長在美國的華裔后代生活在兩個世界的邊緣。出了家門是西方世界,回家卻又好似回到了父母代表的中國。在家里,有文化和年代的隔膜。在外面,有文化和種族的隔膜。剛在網上看到2008北京奧運會的消息,打開電視看到的卻是中國制造的玩具和食物大量回收的英文報導。出去和美國朋友看電影,看的是《霍元甲》,回到家父母卻說中國孩子得讀書,不該看電影。我的一個學友,已經是廣東籍華僑第五代了,還是想學中文,想‘尋根’。我們住在中國文化的家里,又出入于美國社會;上了美國的高中,周末又上中文學校。無論到哪里做什么,都需要融合和運用我們所接觸的中西文化!
來自杜克大學的呂穎穎這樣述說她的上海之行:“我雖然一直對中國的文化,社會情況等很感興趣,但是我現在意識到,我了解得實在太少了。雖然我可以從學校、新聞和我自己的探索中了解中國大體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情況,但這些了解方式是有限的。其實,要真正的了解一個國家必須了解他的青年人。這些天我們討論過大學生活,對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性格看法,高中的約會經驗,跟父母的關系,愛聽的音樂和愛看的電影——這些題目也是我和美國同學時常談到的內容,都是生活上普通問題。通過這些交流讓我認識到一個我從來沒有認識過的中國。這樣的中國和中國人比我之前知道的要多元化得多。甚至,在論壇中認識的中美青年使我對中國和美國的關系和共同發展都充滿了信心。”
畢業于加州大學的張愛琳目前是國際知名的美國凱悅酒店總經理,只會說幾句中文,公司有意安排她來中國管理凱悅酒店。這次有機會來滬參加論壇活動讓她收獲頗豐,她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和中國人,也進一步增強了她今后來中國工作和發展的信心。
作為海外組織方,美國南海文化公司在來函中表示“中美優秀青年論壇的舉辦,為美國華裔青年了解祖(籍)國發展、傳承中華文化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活動給美國華裔青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然活動結束了,但交流的平臺已然架起,“優秀青年論壇”還將一次次地舉辦下去,并將秉承促進優秀華裔青年了解中華文化,加強中外優秀青年的交流,共同倡導民族文化傳承、促進中西文化融合、推動世界和諧進步的主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