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奚旭初
最近,成都市用4個月的時間對各部門的行政權力進行了逐一清理審核,按照行政權力須有法律依據的原則,公布了49個市級部門和單位的“權力清單”,涉及行政權力7437項。市民可通過網上查詢的方式充分了解各項行政權力的運行,以保證知情權與監督權等。
政府部門“曬”出自己的“權力清單”,并且為這些權力設定流程,以規范權力運作,這是打造陽光政府、公共服務型政府,真正把權力運行的每一個環節都置于陽光下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各個政府部門應該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什么是錯位,什么是越位,這些問題一直是這幾年來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很多事例證明,倘若權力的界限沒有厘清,權力運行還是一筆糊涂賬,那么,所有的議論、呼吁都只能是紙上談兵,而且不作為、亂作為或以權謀私等亂象必然愈演愈烈。
“××個部門沒管住一個××”之說,這些年聽得多矣。為什么沒管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權力運行成了“自由裁量”的糊涂賬。事實上,沒管住并非真的是管不了,大多數時候是不想管、不愿管、不去管。在一些部門眼里,管與不管、管得了還是管不了的取舍標準,就是一個“利”字。比如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檢查,因為有“經濟效益”,有些地方就一哄而上爭著“管”;而為基層為百姓服務這些“麻煩事”,因為沒有“好處”,于是一些相關部門就敷衍了事,推諉扯皮,把該管的事當成皮球踢來踢去。更有甚者,只要有利可圖,給了“好處”就亂辦事,連違規的事也馬上可以變通。不透明的權力運行必然滋生腐敗,在這些亂象中表現得可謂淋漓盡致了。“權力清單”的出臺,不僅要管住設租、尋租的亂作為,也意味著政府部門有了“職責清單”,要管住失職瀆職的違規行為。而“權力清單”對百姓來說,則意味著拿到了一份自己的“權利清單”、“對賬單”。對照“權利清單”,百姓不但了解了在行政管理中自己擁有的知情權、參與權等程序性權利,又知道官員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屬于越權、亂作為、不作為等違法行為,可以到哪里投拆等。“權力清單”和“權利清單”相輔相成,既有利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群眾監督權力的運行,打造法治政府、“陽光政府”,因而不失為具有重要意義的政務公開。
(摘自《光明日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