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海南黎族織錦工藝,展現了中國紡織“活化石”的獨特魅力。 中新社發 九州 攝
至少在3000年前,海南黎族婦女就已掌握植物柔韌纖維加工和紡織技術,即麻紡織工藝,成為黎族紡織工藝的源頭。千百年來,黎族先民利用植物纖維紡織經歷了從無紡布(樹皮布)——麻紡織品——棉紡織品的過程,黎族的紡、染、織、繡技藝到了宋元時代更是突飛猛進,從自然的素服到五色彩服,直到朝廷貢品龍被的出現,將黎錦技藝推向巔峰。
時至今日,龍被技藝失傳,雙面繡技藝僅有5人掌握,黎錦工藝的瀕危狀態讓人揪心。
曾幾何時,蒙昧中的古人類開始了漫長的文明化進程,偏居一隅的海南島黎族先民開始從野生樹木中剝離天然纖維,捶打搓揉,捻線編織,為自己織就裹體御寒的衣褲,不經意間開創了紡紗織布的先河,更成為中國棉織業的鼻祖。
黎族織貝技藝流淌3000年
至少在3000年前,黎族先民就開始在美麗的海南島繁衍生息,考古學家從島內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發掘出土大量石質、陶質的紡輪,說明3000多年前黎族婦女就已掌握植物柔韌纖維加工和紡織技術,即麻紡織工藝,成為黎族紡織工藝的源頭。
海南島也是我國傳入和種植棉花最早的地區之一,成書于春秋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記載:“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島夷”是指海南島黎族先民,“織貝”是指棉紡織品,可見2500年前黎族先民就掌握了棉紡織技術。
到了漢代,《后漢書·南蠻傳》記載了:“漢武帝末(公元前87年),珠崖太守會稽孫幸調廣幅布獻之,蠻不堪役,遂攻郡殺幸”。這里“廣幅布”是指棉紡織品——棉布,而“蠻”是指黎族,那時朝廷征收“廣幅布”為貢品,不但說明了黎族棉紡織技術的先進、棉紡織品質量之好,更也說明了棉紡織技術已經十分普及,出現了“民皆服布”的文明景象。
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副研究員羅文雄說,綜合近年海南島考古學、民族學、文獻學、歷史學研究成果,可以推測黎族先民利用植物纖維紡織經歷了從無紡布(樹皮布)——麻紡織品——棉紡織品的過程,黎族的紡、染、織、繡技藝到了宋元時代更是突飛猛進,從自然的素服到五色彩服,直到朝廷貢品龍被的出現,將黎錦技藝推向巔峰。
龍被技藝已經失傳
龍被是黎錦中的一個品種,現存龍被多織成于明清兩代,黎族人稱之為大被、壽被或龍被,史書上稱之為崖州被或崖州龍被,因其出自崖州且被面花紋是以龍紋為主體紋樣而得名,是黎族宗教用品和民間精美的藝術品。
龍被因黎族支系和居住地區相異,各具特色,一般是由單聯、雙聯、三聯、四聯、五聯和七聯組成,三聯龍被是由三幅彩錦連綴而成,一般長度在1.70米到3米,最長可以達到3.8米,寬一般在1.1米到1.4米,以龍紋、鳳紋、麒麟紋和魚紋為主體紋樣,花卉紋為輔助紋樣;五聯幅和七聯幅分別由五幅彩錦和七幅彩錦聯綴而成,通常長2米到3米、寬1.5米左右,以白色、黑色和咖啡色或棕色的人紋、莽蛇紋為主體紋樣,黎族稱之為“鬼紋”。
羅文雄介紹,龍被的織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囊括了中國傳統棉紡織業紡、染、織、繡的全部工藝,按照黎族傳統,被選定制作龍被的黎族婦女必須來自世代都有子孫傳承的家族。從七歲起她就要跟著母親學習基本的棉紡織技術,直到她已經基本掌握紡織技術后,母親才開始傳授她制作龍被的技藝,并且還要在村里蓋一間房,專門用于學習紡織制作龍被。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