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王建強
人類任何遺傳都有其合理性,這是千百萬年以來人類進化的結果,血型也不例外。
血型的發現
很久以前,雖然有很多人已經認識到血液對于人的生命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人類血液還有型別之分。因此,曾發生過許多因輸血而致死的悲劇。直到l900年,血型的醫學奧秘才被奧地利維也納大學一位名叫蘭德斯坦納的病理學家所揭開。
蘭德斯坦納從實驗結果中得出不同人之間血清和紅細胞出現凝聚反應的內在規律:每個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紅細胞相遇,都不會發生凝聚;而不同人的紅細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混,則可以出現凝聚或不凝聚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據此,蘭德斯坦納大膽地宣告:人類存在著三種血型。他認為不同血型紅細胞和血清相混產生的凝聚反應,就是致人死亡的輸血反應的秘密所在。因為相同血型的血液相混不會發生凝聚,因此只需在相同血型的人之間進行輸血,就不會導致致命的輸血反應。從此,臨床輸血才步入科學的軌道,人類的血液才發揮出救護生命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1902年,蘭德斯坦納的學生狄卡斯德羅對l55個正常人重復了蘭德斯坦納的血清和紅細胞交叉凝集試驗,結果發現,除了蘭德斯坦納報告的3種血型之外,還存在著第四種血型,這種血型被蘭德斯坦納忽視了。這第四種血型的紅細胞,除了對自己的血清相遇不發生凝聚以外,對其他人的血清都發生了凝聚,這就是AB血型。
1907年捷克醫生楊斯基總結歸納了這四種血型的相互關系,推進了輸血程序的科學發展。后來為了避免命名的混亂,國際上又統一對4種血型命名,分別確定為O型、A型、B型、AB型。
1927年,蘭德斯坦納與美國免疫學家菲利普•列文共同發現血液中的M、N和P因子,促進了MNSS血型系統的發展。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英文名稱的頭兩個字母。1940年,蘭德斯坦納和英國醫師威納在做動物實驗時,發現恒河猴和多數人體的紅細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質,故而予以命名。凡是人體血液紅細胞上有Rh抗原(又稱D抗原人)的,稱為Rh陰性,從而比較科學完整地解釋了某些多次輸同型血而發生的溶血癥問題。這樣就使已發現的紅細胞A、B、O及AB四種主要血型的人,又都被劃分為Rh陽性和陰性兩種。
現在醫學家已知道了270個公認的血型抗原。這些抗原大部分歸類于29個血型系統中,但最重要的還是ABO和Rh系統兩類血型系統。在我國,Rh系統是僅次于ABO血型的另一個重要的血型系統。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人群中Rh陽性占99%以上,因此在一般臨床輸血中較少發生Rh血型不合問題。但在某些少數民族人群中,Rh陰性的人較多。
血型的演變
德國哥廷根大學數理統計學著名的血型研究者F•貝爾斯泰教授說:“原始時期的類人猿都是O型血,后來突然相繼變異為A和B兩種,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初僅有的O型血分裂出A型和B型”。A型與B型的結合產生出新的O型、A型、B型和AB型。
1980年穆舜英發掘出一具女性干尸,一般稱“樓蘭美女”,距今約有6000年的歷史,科學測定該女子血型為O型。測定出古人遺骸的血型,對于研究人類社會的進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類血型演變分為三期。一是O型期,大致為原始社會(上古);二是A型、B型期,大致為奴隸社會(古代);三是O型、A型、B型、AB型期,大致為封建社會(中世紀)。
一般來講,O型期結束得早些,文明出現新的時間就會提前。作為人類始祖的非洲及美洲、大洋洲等一些國家的O型期特別長,從他們那里走出的人類在遙遠的東方和北方早已結束了O型期,出現了A型和B型,產生了新的思維文明。有可能是受地理環境的影響,留在原居住地的土著居民比其他地域的人們晚了兩千年左右,最終才以血的代價結束了O型期;O型期的O型人沒有經過A型與B型的分裂合成,是原始人,其智力、能力與現代O型人絕不可同日而語。現代的原始人的保守程度相當驚人,如果不與現代人結合產生新一代,光憑自然變化其時間會相當漫長,他們也不會輕易溶入現代社會。
A型和B型期是兩極尖銳對立時期,B型對事物的無差別對待表現為對人與工具、牲畜一樣看待的殘忍,A型講究禮俗而形成的森嚴的差別制度表現得非常充分。
一般來講,進入中世紀是人類血型系統完善后的產物,這一時期的哲學、文學會有大的飛躍。這是人類血型演變規律對人類思想影響的同現。
人的心理活動有規律嗎?
人的生命運動包括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幾千年來,人類對生理問題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特別是現代人類學、醫學、生物工程的發展,更使人們對生理活動的認識有了突飛猛進的跨越,從不同生理系統到各個器官的運動規律,可謂盡數掌握;相對于人們對生理活動的了解,目前我們對心理活動的認識卻少得可憐。科學心理學誕生一百多年來,幾代心理學家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但是,人們對心理活動現象的描述并未觸及其規律、本質。人的心理活動應該也是可知的,是有規律的,并且這個規律也是物質的、先天的,它與生理活動規律一樣,也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人類有五大基本遺傳:人種、民族、性別、血型和激素。長期以來人們觀察到的前三種遺傳對人的生理現象影響最大,而血型和人的性格、氣質有關(知道激素作用的人更少),但由于許多心理學家只是從統計概率中總結出一些現象,而無法說出個中真正原因,因而并不被廣大心理學界所認可。
人有200多種體細胞,血型基因在其中都有可能發揮作用,比如影響人的體質(這里不做具體分析)。血型基因的真正作用是在大腦細胞中的表達,影響人的心理特征。認識到血型基因決定人的心理特征稱得上是一個驚天的發現,它將一舉破解長期以來人們對自己心理活動的種種猜測。
血型基因的根本意義在于表達人類心理活動的“操作系統”——基本思維方式。基本思維方式是指人自然的、習慣的、必然的和不可抗拒的思考問題時的路徑、過程和形式。人類基本思維方式只有四種:推理、因果、發散和聚合平衡。
幾十年來人們在觀察各種現象中總結出來,O型人是推理性基本思維方式,他們思考問題時,將法律、原則、常理、公理、經驗和教訓作為依據對事實進行再分析得出新的結論。A型人是因果性,他們在對某一現象進行思考時首先想到的是為什么?會發展成什么?馬上就會往深處和遠處想,似乎要窮盡事情的原因、本質、結果。B型人是發散性,他們在對某一事物進行思考時必須將其與其他認為相關的或臨時認為相關的事物拉進來一并思考才能得出結論,這個結論是由發散聯系后得出來的。AB型人是聚合平衡性,他們的思考是由先收集信息、后有思維這兩部分組成;思維是平衡式,既有A型思維方式、又有B型思維方式,二者進行對立統一思考,得出的結論是二者平衡后的產物。
血型對人類究竟意味著什么?
人類的五大基本遺傳中,血型遺傳的發現比較晚,對其真正意義的認識也很模糊。血型除了標明人的血液類型,作為配血、輸血之用外,它的真實的、最大的、根本的作用是什么呢?人的所有遺傳都是千百萬年人類適應環境和生存發展的重要進化的結果,都有其合理性。如果僅僅是為了區別血液類型,則是根本不需要的,人類同一種血液(無所謂血型區分)豈不更好、更合理?醫學研究已經發現,血型不同的人的患病、體質等生理現象特點不一樣;心理學家也發現,血型不同人的個性心理也不同。可以肯定地說,由于血型本身是一種基因物質的表達,它就有可能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影響。所以我們認為血型是人的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重要標志之一。
人之所以成為人,最主要的不是他們的生理,而是心理。人區別于其他動物的心理特征就是人能進行復雜的思維,人的思維與動物的思維雖然有聯系,但卻不可同日而語,有著本質的區別。人的大腦是人心理活動的中樞,負有感知事物、經過思維做出具有行動反應指令的功能。思維是需要按照一定的路徑、規范、模式進行的,人們可以變換各種思維內容,但都必須遵循一定的模式進行,否則就是一個思維不正常即心理有毛病的人。這個思維模式就是思維方式。如果把人腦比喻為計算機的話,腦細胞就相當于硬盤,腦思維方式就是軟件,顯示器和打印機等就相當于人的臉和四肢等。計算機操作系統是基礎軟件、初裝軟件,人腦遺傳的初裝軟件就是其基本思維方式,它是由負責血型分類的基因控制的。血型只是它告訴人類的一個顯性特征,真實的、實質的含義是基本思維方式、思維模式的“操作軟件”,這一點不是用肉眼或一般儀器所能測量出來的。血型容易發現并說出來,但其本質意義卻難以說明;如同人的性別特征容易看出,但不同性別的內在構造及其生理差別則不容易看出;計算機硬盤可以觸到,但它的內存卻需要費事才能調出。血型對于人類意味著心理活動的分型,是心理學的核心基礎性理論。人類生理活動來源于生理遺傳基因,心理活動則來源于決定血型的遺傳基因。人類生理和心理都有其遺傳的物質基礎。心理以生理為依托,我們的心理學建立在堅實的遺傳物質的基礎之上,才會脫離玄奧和繁瑣,走向科學、通俗和實用,成為一門非常清晰、嚴謹的學問。
人的血型基本思維方式是遺傳的。將來當我們可以輕松自然地談論人種、民族、性別的生理、心理種種差異現象時,也會同樣輕松自然地說起彼此乃至地域、民族、國家的血型分布與結構,以此作為分析心理活動、人際關系、社會發展問題的重要依據。現在我們在填寫個人資料時,僅包括性別和民族(人種)兩項遺傳特征,血型只是在采供血時登記,將來幾乎在所有個人資料登記中,另一個重要遺傳特征——血型,也應該填上,以此標明O型或A型、B型、AB型人是“我”的重要心理和生理標志,我自己乃至所有人都應該注意到這一點,尊重這一點。就如同尊重我的民族和性別一樣,尊重我的血型心理,血型心理氣質、性格、愛好、特長、短處、易犯的小毛病等。這樣,人類社會才能找到和諧的重要心理基礎。當人們可以輕松自然、開誠布公地談論自己的血型心理時,人類文明、和諧進步將會出現一次重大的飛躍。
(摘自《血型與心理學》)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