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6日電 據衛生部網站消息,衛生部近日印發《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以提高醫務人員對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認識,加強醫療機構的預防控制工作,規范病例診斷與報告、標本采集與檢測、疫情控制與應急處置等方面的工作。
衛生部要求,各級醫療機構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疑似、臨床診斷或確診病例時,應參照乙、丙類傳染病的報告要求于24小時內通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進行網絡直報,報告疾病類別選擇“其它傳染病”。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是由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曾稱為“人粒細胞埃立克體)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細胞引起,以發熱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多臟器功能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蜱傳疾病。自1994年美國報告首例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病例以來,近年來美國每年報告的病例約600-800人。2006年,我國在安徽省發現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病例,其他部分省份也有疑似病例發生。該病臨床癥狀與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發生誤診,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據介紹,該病主要通過蜱叮咬傳播。蜱叮咬攜帶病原體的宿主動物后,再叮咬人時,病原體可隨之進入人體引起發病。潛伏期一般為7-14天(平均9天)。急性起病,主要癥狀為發熱(多為持續性高熱,可高達40℃以上)、全身不適、乏力、頭痛、肌肉酸痛,以及惡心、嘔吐、厭食、腹瀉等。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體格檢查可見表情淡漠,相對緩脈,少數病人可有淺表淋巴結腫大及皮疹。可伴有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損害,并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重癥患者可有間質性肺炎、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以及繼發細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少數病人可因嚴重的血小板減少及凝血功能異常,出現皮膚、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現,如不及時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腎衰等多臟器功能衰竭以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死亡。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進行激素治療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較危重。
人對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高危人群主要為接觸蜱等傳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為森林、丘陵地區)的居民、勞動者及旅游者等。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危重患者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有感染的可能。該病全年均有發病,發病高峰為5-10月。不同國家的報道略有差異,多集中在當地蜱活動較為活躍的月份。我國曾在黑龍江、內蒙古及新疆等地的全溝硬蜱中檢測到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核酸。根據國外研究,該病與萊姆病的地區分布相似,我國萊姆病流行區亦應關注此病。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