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15日開始,是為期一周的全國癌癥防治宣傳周,據有關資料表明,約有1/3的癌癥與飲食有關。而其中,消化系統腫瘤與吃的關系密不可分。南京鼓樓醫院消化科于成功主任醫師表示,“吃”出來的消化道腫瘤主要包括結直腸癌、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癌癥就是一個細胞增殖和凋亡的過程,飲食往往是一個誘發的過程,而“高脂肪、低纖維”是導致高病發率的主要原因。因此,主動控制攝食成分和改變飲食習慣,在抗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胃癌
目前醫學界認可的胃癌的發生原因與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消化道的慢性炎癥、潰瘍和腸化生有關,這就是偏遠、衛生條件差的地方胃癌發病高的原因。胃癌發生在胃,這很自然令人想到它與食物有關,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食物被人吃下后首先停留在胃,又在胃內消化,胃要經常受到物理、化學、生物學因素的刺激,而食物中存在的各種致癌物、促癌物也自然接觸胃。食物霉變、貯藏時間過久,喜歡吃腌制、高溫煎炸的食品等都可導致胃癌發病率增高。主要是由于這些食物中含有致癌危險的亞硝酸鹽,可在胃酸及細菌作用下轉化為亞硝胺而誘發癌變。
此外,煙酒損傷胃黏膜,極易引起胃部慢性炎癥和潰瘍,最終導致癌變。另外,職場上的競爭壓力使得很多年輕人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心理壓力大,生活缺乏規律,加班加點,夜生活過度,三餐無時,饑飽無度,這些都會很輕易地誘發胃病,自然會為胃癌的發生留下禍根。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的發生危險除與結腸息肉的存在有關之外,還與長期高脂肪飲食及食物纖維的攝入不足密切相關。攝入食物纖維不足,容易引起便秘,便秘時糞便通過腸道時間延長,可使致癌物與腸道接觸機會增加,也成為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結直腸癌的發生主要和飲食結構有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肉類食物、油炸類食物,脂肪多的食物成為我們飲食的主體,而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占有的比例越來越少。這就使得腸腔內環境發生了改變。而胃酸濃度較高、小腸蠕動快,有害物質在胃中停留時間較短,就直接到了結腸內,食物殘渣停留在結腸里,且結腸內細菌滋生較多,這都是致病的原因。
肝癌
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是肝癌的常見誘因,食物中的黃曲霉素、亞硝胺也是不可忽視的致癌物。黃曲霉菌素是由糧食、花生米等發霉時長出的黃曲霉菌產生的,研究表明,食物被黃曲霉素污染后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食用含亞硝胺多的食物也可誘發肝癌。因而要特別注意糧食的貯存和保管,防止霉變。當糧食等的胚芽處變綠時,就絕對不能吃。避免吃腐敗、變質、霉變食物,少吃腌制、煎炸食物,可減少肝癌的發生率。
食管癌
在我國,食管癌僅次于胃癌、肝癌而位居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第3位。食管癌的發生主要與食管炎癥的發展有關,而不良飲食習慣及食物也是危險因素之一。食管是食物經口腔到達胃的通道,過于熱燙、過于粗糙的食物在通過食管、接觸黏膜上皮時,會燙傷或擦傷食管黏膜上皮,使黏膜上皮發生破損、潰爛、出血等。如果反復受到不良刺激,黏膜上皮就會在反復增生、修復的過程中出現形態、功能不正常的“異形性”細胞,構成食管癌的前期 改變。營養缺乏、食用含黃曲霉毒素或亞硝胺類物質的食物,也會增加食管癌的發生率。
資料顯示,在食管癌患者中,平時喜好熱食、熱飲者占90%以上。這些人的食物或飲料的溫度平均為71℃~74℃,個別達88℃。據實驗所得,進食75℃左右的食物或飲料,食管上皮會有反應;到了80℃左右,食管黏膜上皮會出現壞死、不典型性增生。如果每天進食高溫度熱食一次,連續25天,就會出現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性增生。重度的增生就是癌前病變。(寧春 宛璐)
相關鏈接 抗癌蔬菜排行榜
據國內外科學家對40多種蔬菜的實驗結果,從高到低排列出20種對癌癥有顯著抑制效應的蔬菜。
熟紅薯、生紅薯、蘆薈、西蘭花、卷心菜、菜花、西芹、茄子皮、甜椒、胡蘿卜、金花菜、薺菜、苤菜、芥菜、雪里蕻、番茄、大蔥、大蒜、黃瓜、大白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