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華聯制藥廠甲氨蝶呤藥物損害事件“主角”受到嚴懲:1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信息,注銷這家藥廠相關品種的藥品批準文號,其藥品生產許可證已被依法吊銷。
12日,記者來到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華聯制藥廠。工廠大門緊閉,門口的廠名標牌已被摘下。
2007年7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陸續接到報告,廣西、上海部分醫院的白血病患兒出現不良反應癥狀。他們使用了標示為華聯制藥廠生產的注射用甲氨蝶呤。
最終,真相被查明:現場操作人員將硫酸長春新堿尾液混于注射用甲氨蝶呤、鹽酸阿糖胞苷等批號藥品中,導致多個批次的藥品被硫酸長春新堿污染,造成重大藥品生產質量責任事故。而相關人員隱瞞了違規生產的事實。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王龍興不久前在“2008上海民生訪談”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食品藥品安全事關百姓健康,監管部門“如履薄冰”。而作為食品藥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生產企業,豈能把“安全責任”當作一句口號?
柴俊勇曾經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分管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副秘書長。“有的企業常常夸耀,自己的產品合格率達到99%。但藥品是特殊商品,生產企業1%的疏忽也會對患者造成嚴重損害。”柴俊勇說。
此次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吊銷生產許可證、撤銷藥品批準文號的上海華聯制藥廠,是一家有60多年歷史的醫藥骨干企業和高新技術制藥企業,部分主打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50%左右。
“這樣的老廠、名廠也被‘摘牌’,監管部門是動真格的了!”一位醫藥企業負責人說。
在今年啟動的“大部門制”改革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改由衛生部管理。專家解讀說,此舉有利于醫藥一體化管理,增強政府部門的市場監管能力,加強對公眾生命安全的保障。□據新華社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