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溝收油這種傳統方法依然存在,不過已經不是主渠道。80%的“地溝油”,是以從餐飲企業直接收來的餐廚垃圾為原料的。“某大型酒店,一年僅賣餐廚垃圾,就能賺200萬元。”
從餐飲業的餐廚垃圾中提煉1噸“地溝油”,成本僅300元左右,若按照食用油銷售,利潤就會翻番。就連淘“地溝油”的人,每月甚至都能賺1萬多元。
統一收集、資源化利用是消滅“地溝油”的治本之策。
“現在,‘地溝油’從收集、到加工、到市場銷售已經形成一條龍的產業鏈,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必須采取措施從源頭治理!”全國糧油標準化委員會油料及油脂工作組組長、武漢工業學院教授何東平說。
近年來,何東平和他的工作組在從事地溝油的檢驗方法等相關研究。“我的目標是,用10年或更長時間,在全國消滅‘地溝油’重返餐桌的現象。”何東平說。
不再只從地溝收油
什么是“地溝油”?人們通常理解為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收集并加工提煉的油。何東平和他的學生們在近期的調查中發現,從地溝收油這種傳統方法依然存在,不過已經不是主渠道。更普遍的是,專門人員與餐廳、酒樓建立定點包收關系,每晚8到9點就按時上門收購。
“據我們了解,某大型酒店,一年僅賣餐廚垃圾,就能賺200萬元。”何東平透露:“在不少地方,收潲水(餐廚垃圾的俗稱)的人員甚至壟斷了一方餐館酒樓,別人不能染指。80%的‘地溝油’,是以這些從餐飲企業直接收來的餐廚垃圾為原料的。”
這些信息,是他們“地溝油”檢測標準研究取樣調查的“副產品”。學生們了解到,“專業人員”收了潲水后,有的會把潲水拉到農村給農民喂豬,還有人就直接送到郊區的煉油作坊。一番熬制加工后,臭不可聞、令人作嘔的潲水就變成了“地溝油”。這些“地溝油”再以“散裝油”的形式進入農貿市場等地銷售,有的加工作坊甚至干脆送貨上門,直接送到小商店或小餐館里面。
“我自己就親眼見過,漢口一處賣油條的,桌上擺著兩壺油,一壺顏色清亮點,一壺渾濁點,炸油條時,他就兩壺分別加一點,其中一壺就是‘地溝油’,另一壺是好油,他摻著用,顧客就更吃不出來了。”何東平說。
“現在,在暴利驅動下,‘地溝油’的生產銷售,已經形成一條巨大、穩固的非法產業鏈。必須通過建立相關國家標準,通過政府強制統一收集,才可能消滅這個產業。”何東平憂心忡忡地說。
在調研過程中,學生們了解到,在這條產業鏈上,餐飲業者、淘潲水的、制售“地溝油”的、使用“地溝油”代替食用油的,都有暴利可圖。從餐飲業的餐廚垃圾中提煉1噸“地溝油”,成本僅300元左右,而按照食用油銷售,利潤就會翻番。就連淘“地溝油”的人,每月甚至都能賺1萬多元。
“精制地溝油”真假難辨
一旦“地溝油”進入市場、走上餐桌,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擺在人們面前:怎么辨別?“地溝油”的檢驗技術和標準,已成為業內學者研究的一個重點和難點。
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焦云鵬說,首先,“地溝油”可以通過感官鑒別,一看透明度、色澤,“地溝油”一般顏色發暗、比較渾濁;二聞氣味,油臭且呈淡淡哈喇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溝油”;三嘗是否有異味等。
但這些方法,碰到“精制”的“地溝油”,常常會失效。“目前,餐廚廢油脂的鑒別及摻偽檢測研究尚未完全開展。”何東平說。
據四川省綿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技師羅贄介紹,目前國內學者已發明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電導率檢測法、薄層色譜法等多種“地溝油”檢測方法,但這些方法均各有局限。例如熒光分析法對實驗室要求較高,不夠簡便易行;薄層色譜法操作步驟繁瑣,且無法準確鑒別出潲水油和煎炸老油。“地溝油”檢測的難點就是尋找其“特異指標”,由于“地溝油”成分復雜,必須綜合考慮各種檢測結果才能做出結論。
當然,檢測難并不是說“地溝油”和食用油沒有區別了。研究發現,“地溝油”中含有大量有機物,長時間高溫條件下有機物分解產生苯、芘、萘及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地溝油”在回收加工過程中,易受鉛、砷等重金屬污染等等,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會引起頭痛、頭暈、失眠、乏力、消化不良等癥狀,嚴重者還可能出現中毒性肝病,誘發胃腺癌、腎癌等多種癌腫。
“所以,目前國家已經立項要求我們研究起草《餐廚垃圾中‘地溝油’的管理辦法》、《‘地溝油’的檢測方法》、《散裝食用油標識與標簽的方法》等,近一兩年內,這些方法有望在全國推行。”何東平介紹。他特別強調,“地溝油”混入市場,鉆的就是散裝油標識管理的空子。
呼吁將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消滅‘地溝油’,應該從收集潲水的源頭抓起。”何東平說。
餐廚垃圾,在學者看來,只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如果正確使用,反而能變廢為寶。
何東平和他的團隊研究發現,武漢每日潲水量為850噸,按3%計算,每日產生的餐廚廢油脂約為30噸,每年1.08萬噸。如果將餐廚垃圾中的油脂(垃圾油)提取出來,它將是一種寶貴的資源。雖然垃圾油已經失去再次食用的營養價值,但其在工業上可用于制作硬脂酸、脂肪酸,是生產橡膠、肥皂、化妝品的重要原料。
如果由政府強制統一收集餐飲業的潲水,再將潲水交由正規企業加工生產出非供人食用的產品,既解決了“地溝油”泛濫威脅人民健康的問題,又能避免餐廚垃圾對環境的污染,還創造出了一條循環經濟之路。
目前在浙江寧波、江西景德鎮等地,這一模式正在政府的支持下順利試行。“我們也得到了湖北武漢市政府的支持,目前正在征地建設武漢第一家餐廚垃圾處理廠。我想,如果運轉順利,3到5年內,可以消滅武漢市的‘地溝油’。”何東平說。
不過,新的綠色產業鏈將觸犯“地溝油產業鏈”相關者的巨大利益,要得到順利推行,必須有必要的強制措施。
“例如在寧波,餐飲企業如果不把餐廚垃圾交給政府指定的收集者,連續三次以上,將被吊銷營業執照。另外,在餐飲機構的后廚安裝攝像頭進行監控。如果餐飲業者不把所有潲水交出來怎么辦?我們可以根據它的座位數測算出它每日潲水的基本產生量,作為監督的依據等等。”何東平說:“我們甚至希望國家能通過立法嚴懲‘地溝油’的加工和銷售行為,保障餐廚垃圾的集中收集、資源化處理。” (田豆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