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公布的修訂后的醫改意見和近期重點實施方案強調了政府要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占主導地位,針對社會上有人擔心社會資本對醫療衛生領域的投資會因此受擠壓,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朱青表示,這并不意味著排斥社會資本介入。
朱青說,近年來政府對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投入一直在增加,從統計數字上看,政府醫療衛生支出(其中一部分投向了醫院)2003年為831億元,2008年則增加到2826億元,年均增長27.74%。而與此同時,我國民營醫療衛生機構也有很大的發展,其數量已從2003年的2026家增加到2007年的4019家,五年翻了近一番。
他指出,目前,公立醫院雖然還占主導,但其占醫院數量的比重已從2003年的89%降到了2007年的80%。這次醫改方案雖強調政府主導,但并沒有排斥社會資本的介入。相反,新醫改方案在強調政府主導的同時,明確提出要建立多元衛生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積極促進非公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
長期以來,政府在我國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領域一直占主導地位,公立醫院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壟斷著醫療衛生資源。這種政府主導型的醫療服務體系對維護公民的生命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醫療服務供給不足、服務種類單一等問題。
近年來,國家明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允許發展營利性的民營醫院等醫療衛生機構。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強化政府責任和投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鼓勵社會參與,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朱青表示,從目前來看,民營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需要有一個過程,也還需要國家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他透露,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和制定鼓勵社會力量辦醫的相關政策,努力建立一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公私醫療機構合理搭配的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記者韓潔)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