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日正式啟動了新一輪醫改。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強調,深化醫改的道路上布滿“荊棘”,不僅要把握住改革的總體方向,還要注意制度的細節完善和對政策執行的監督規范,以避免走彎路甚至是偏離航向。
公立醫院改革的“兩難”:公益性和醫務人員積極性
“公立醫院改革是最大的難題。”參與多次醫改政策制訂的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說,公立醫院改革必須處理好“維護公益性”和“調動積極性”之間的關系。
多年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公立醫院創收趨利明顯,公益性嚴重弱化。“公立醫院的維持、運行和發展主要資金來源是服務收費。”劉新明指出,由于醫患信息的不對等,醫院在提供服務中有過多自身利益考慮時,誘導需求很容易產生,無形中就會增加群眾看病負擔。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指出:“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是目前解決老百姓就醫難題的正道,而改變其‘逐利’傾向,政府對公立醫院的定位、投入和監管要綜合配套。”
這次《意見》明確提出“公立醫院要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但如何平衡公益性和積極性,仍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難點。
劉新明指出,能否調動醫務人員“維護公益性”而非創收的積極性,是公立醫院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改革中一方面要增加政府投入,扭轉醫院逐利勢頭,同時通過合理調整部分技術服務收費標準等充分體現醫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術價值,改善內部分配機制,調動其積極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部長葛延風認為,公立醫院改革在完善補償機制同時,更重要的是完善醫院內部管理。必須探索新的制度激勵醫務人員積極性,如建立競爭性的人事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等,用管理手段來解決醫療服務的效率問題。
醫保的投入能否真正成為老百姓的實惠?
“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這是《意見》中的要求。
《實施方案》中則進一步明確:2010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參保率提高到90%以上,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提高醫保補助標準對老百姓而言無疑是件好事。”葛延風指出,但是目前較低的籌資水平如何更好地發揮分擔費用的作用、相關投入如何更好地實現改善國民健康結果的目標,是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過程中的難題,也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
目前,面對疑難病、大病、慢性病患者的高額醫藥費用時,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報銷水平明顯有些“力不從心”,患者仍然不堪重負。
在醫療保障水平有限的同時,醫保實施過程中還有醫藥費“水漲船高”和“過度治療”的現象。由于醫療的專業性以及醫療過程的復雜性,強有效的監管也是醫療保障面臨的難題之一。
葛延風說:“醫保的籌資水平需要根據國家經濟水平逐步提高,而在目前籌資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更要合理有效地使用醫保資金,重點投入健康績效好的領域,把有限的錢用在刀刃上。同時,要加強監管,通過完善制度實施過程中的每個細節,讓公共投入真正變為老百姓的福利。”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主任白重恩強調,應重點保大病,將資源集中在對人民群眾影響最大的問題上,再逐步擴大醫保報銷范圍。
中國醫院協會醫院醫保管理分會秘書長韓全意則指出,醫保實施中首先要確保讓政府投入的錢真正使老百姓受益。醫院應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和自律,合理規范用藥和診療,應開展適宜技術,在為百姓提供良好合理的醫療服務的基礎上從醫保中獲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