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后呢,我就依據現代中醫藥的提純技術,將這張古方,做成了十八掌噴劑……”
熒屏上,西裝革履、滿頭銀發的“留英博士張仲和”侃侃而談……
細心的山東省濟南市民于先生發現,這位“留英博士”在另外的電視廣告中卻化身為“骨病專家王志倫”、“性病專家郭明魚”……疑竇叢生。最終他恍然大悟:這位精神矍鑠的老者,根本不是什么“專家”,而是一個叫李兆民的職業演員,曾在電視劇《任長霞》中飾演刑偵專家。
頻頻變臉的專家和“渾身是病”的明星,已經成為誤導消費者的主要幫兇。
“讓更多的人看到真相”
“由于我患有風濕、關節炎,去年年中,在電視臺上看到關于‘十八掌治療儀’的廣告,害怕再次被騙,就先上網查資料,發現網上很多人說治療儀是騙人的,專家也是假的,2008年5月9日的《長江日報》就報道過。我沒買治療儀,但一直記著這件事,對這樣的廣告也比較注意。”2月12日于先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
于先生的父親患有糖尿病,買了電視廣告上所謂具有神奇效果的藥,一點兒用都沒有;為孩子治療近視,又去買了一種專給孩子治眼睛的儀器,900多元,但購買后發現這些產品收效甚微。花了五六千元都沒用,結果從網上才知道自己被騙了。像糖尿病這種病幾乎是無法根治的,只能終生服藥,廣告上說的一兩個療程就能治好全是騙人的。
于先生非常生氣,他開始著手收集這些證據。2009年1月31日,他在帖子《電視廣告中出現的相貌一樣名字不一樣的一群騙子》中,一口氣羅列了山東及全國部分電視臺中出現的12個涉嫌虛假廣告的“變臉”高手,這些人同時在多個廣告中扮演不同“專家教授”,內容涉及藥品、保健食品、性病專科醫院等。
讓于先生記憶深刻的,還有孫桂田做的關于齒白金廣告,他在網上一查發現有問題,不是藥品,也不是保健品,也不知道是什么產品。“我向濟南市工商局舉報,工商局說沒有批號;向藥監局舉報,藥監局說不是藥品。難道就無處說理了?”
于先生一直憋著這口氣,有時就故意看這些廣告,偶然一次發現山東當地臺和濟南當地臺播的不同廣告,可專家卻是同一個人,都是李兆民演的。
“我用手機把他的照片拍下來,去網上搜,無意中搜到很多醫藥視頻網,這些專家的模樣都一樣。當時還不知道這些人是誰,無意間點開一個博客,看到了所謂的‘演員檔案庫’,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專家都是演員扮演的。因為我專門記過這些人的模樣,對他們印象很深,所以一下就看出來了,當時還有列表列出他們拍過的廣告,后來被刪了。”
于先生把從電視上拍到的照片和網站上視頻的截圖搜集起來,發在了濟南當地的百靈論壇和網易上,還給濟南市工商局打電話。當地工商部門很盡力,很多廣告都不讓播了,可不播這些廣告,那些廣告又來了。
“而且這次過年回家,在當地電視臺看到的廣告更猖獗,我就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地方的問題,而是全國性的普遍問題。加上不久前新疆‘糖脂寧膠囊’假冒藥致兩人死亡事件,我認為自己有義務讓更多的人看到這個真相。”
1月31日,于先生再次將帖子發到網易論壇,當晚點擊率就有3000多。“當時只是想出口氣,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關注,有種找到全國人民共鳴的感覺。”第二天上網,于先生發現自己的帖子被很多網友轉貼,媒體也開始報道了。
“我們這里沒有這個人”
在帖子《電視廣告中出現的相貌一樣名字不一樣的一群騙子》中,呂青的頭銜是“教授,中國男性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但是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我們這里沒有這個人,我們的主任是李漢忠教授。”
這個“呂青教授”在另一則與糖尿病有關的廣告中,又成了國際糖尿病協會主任“顧伯勤教授”,可據記者了解,國際糖尿病協會沒有中國研究中心,而在北京的國際糖尿病協會中國中醫糖尿病研究總院也出現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虛假中醫醫療機構網站名單中。
在華佗延壽酒廣告中,“關新良教授”披上了“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北京中醫雜志編委”這樣的“外衣”,但中日友好醫院的工作人員同樣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我們醫院沒有叫這個名字的教授。”記者又在《中醫雜志》第四屆編輯委員會成員名單中查找,同樣未果。一個叫“liangxin2009”的網友在回帖中寫道:“此人真實身份是一個不入流的演員,專指望演專家騙人吃飯。”
《家有兒女》中“姥姥”的扮演者孫桂田也出現在了網上的曝光帖中,她以真實身份分別代言齒白金、華佗藥酒、喘氣通膠囊、九陽火灸褲、生命三寶、美國U28、肝腎滋、76通脈磁等醫藥廣告,分別在這些廣告中稱自己患了牙齦萎縮、牙周炎、風濕骨病、肺氣腫、全身麻木、肝病、腎病、心臟病等嚴重疾病,讓網友們譏諷為“幾乎生活不能自理”,“在每個廣告中都說自己吃(用)了廣告中的產品后痊愈了,這不自相矛盾嗎?”
孫桂田的兒媳陳女士對孫桂田是否患過廣告中的疾病表示無可奉告,并認為這事與廣告中的演員無關,應該找廠商、藥監局、衛生局這樣的部門。對于網民的種種評論,陳女士說:“他們愿意怎么說就怎么說吧,只要我們心態好就行了,無所謂了。現在很多人做了好事還有人說壞呢。我婆婆現在狀態挺好的。”
對于此事是否會影響孫桂田以后的拍戲、拍廣告一事,陳女士說:“我們家境還可以,今后如果有人愿意找我們拍戲、拍廣告,我們就拍,如果沒人找,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在家休息,這純屬個人意愿。”
出了問題花點錢就能擺平
李先生曾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員工,他向記者透露了該公司在產品宣傳、招商方面的內情。為保證產品的可靠性和權威性,公司通常會虛構一個由國家發起的公益活動。使其產品在廣告中變成健康中國(一家虛構的組織——編者注)唯一指定的產品。而廣告所需的公章大多由電腦合成,醫院和消費者看到的都是“紅頭文件”的復印件,不會專門辨認公章的真偽,虛構的公益活動就變成了國家發起并支持的合法活動了。
紅頭文件上的某化工大學植物化學物理研究所是這樣成立的:公司老總在延慶花70萬元注冊了一個公司,與鄭州某公司聯合成立某科技公司,研究所是它的下屬單位。研究所的法人代表是該公司的一個司機,因為公司租用了某化工大學的一個不合格的實驗室,某化工大學也想在社會上通過產業合作尋找技術項目,這樣就成了與某化工大學聯合成立的公司了,研究所所長是公司花5萬元找校方的一個老師掛名的。
該公司還制作了一個3到4分鐘的新聞片,為造成該公益活動曾被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節目報道過的假象,該公司先找到中央電視臺播音員播音的一段視頻,只選用其中的圖片,然后自己找演員對口形進行配音,這樣新聞片就制作好了,拿到活動現場播放給客戶看,以顯示推薦產品的正規性。
制作廣告片的廣告公司,一般都有一批長期合作的演員,這些人大多是在北京電影學院招生時找到的,還有的是在演出場所找模仿秀,這些演員拍廣告時按分鐘收費。
廣告片制作完成后,公司便通過各地的藥品交易會參加會展,或通過自己的網站尋找代理商,然后把這些宣傳片和廣告片交給代理商在活動現場和電視上播出。該公司的產品就曾在上海等地播出過。
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投訴讓這些公司成為工商所的重點監察對象時,公司就會花錢擺平這些事,工商罰款,請工商部門的人員吃飯,事情總會被處理掉的。
“有時,產品中有很多是過期的,公司就重新更換一下包裝將產品再次推向市場。”李先生說,當消費者吃了這些產品出現問題,來找公司討說法時,公司就會根據情況進行私了,花點錢或退點費,事情就搞定了。 (實習生 馬慧娟 本報記者 葉鐵橋)
【關于我們】-【 About us 】- 【聯系我們】-【廣告服務】-【供稿服務】-【法律聲明】-【招聘信息】-【網站地圖】-【留言反饋】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