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獲知衛生部作出“兩個患者家庭之間交叉供腎合法”的決定后,記者第一時間電話采訪了幾個月前轟動全國的“交叉換腎”事件的關鍵人物———湖南省常德市腎病協會會長周小華。他表示,對于眾多腎病患者來說,這是個福音。
周小華是常德市何一文、何志剛兩個家庭交叉換腎全程的“見證人”。何氏兩家的交叉換腎手術一波三折,在廣州被喊停卻在海南得到放行。此事引發社會對“法律是否該為生命讓路”、“器官移植的管理尺度是否存在地域差異”、“是否會給器官買賣撕開口子”等問題的激烈爭論。
記者明顯感覺,電話那頭周小華的聲音有些發抖,他一連重復了幾遍“心里好高興”。他說,衛生部6月14日作出決定當天,他在常德和眾多病友們一起聚會慶祝。
“要等一個合適的腎源太難太難了。去年何氏兩家在廣州做手術被拒之后,我覺得在法律和人性發生沖突時,我們國家有點偏重于法律了。但現在,看到衛生部的決定之后,我感到法律是有人情味的。”周小華說,“我相信全國所有的腎病患者都和我們的心情是一樣的。”
法律界人士評價稱,衛生部允許交叉換腎充分體現了人性化,是法律的進步。(記者郭曉宇 實習生杜曉)
“湖南兩患者家庭交叉換腎”引發法律與倫理激烈爭論 權威部門日前一錘定音
衛生部認定交叉換腎合法的前前后后
□新聞延伸
一場倫理與法律的權衡,在半年多的激烈交鋒后,終于塵埃落定。
6月14日,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正式對外回應,“兩個患者家庭之間交叉供腎是合法的。”據稱,這一決定是由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OTC)作出的,已成文下發給164家獲準開展器官移植手術的醫院。
衛生部的這一回應源于去年底,17歲花季少女何一文和39歲男子何志剛之間一波三折的交叉換腎的故事。
“衛生部的這一回應是對原有法規的完善和補充,是法律的進步,更是一次義舉!”記者第一時間將此消息告知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衛生法制》雜志副主編卓小勤時,他脫口而出這樣的評價。
“衛生部允許交叉換腎充分體現了人性化。另外,鑒于我國目前腎病患者腎源供給緊張這一不爭的事實,作出這一規定也能有效地增大腎源的供給量。”對于這一消息,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孫東東同樣表達了興奮之情。
交叉換腎一波三折廣州受阻海南放行
何一文和何志剛之間曲折的故事以及背后承載的過于沉重的意義,曾引發醫學界、法律界乃至全社會關于倫理與法律的大討論。在這場激烈的交鋒中,正反兩方“勢不兩立”,但雙方手中的“王牌”卻都是《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中的同一條規定。
何一文和何志剛同是湖南常德人,兩家相隔60公里。何志剛是家里的男主角,孩子還年幼;何一文則是獨生女,父母的心肝寶貝。
2007年四五月間,當他們被查出患有尿毒癥需要腎移植才能存活時,兩個家庭一下子被推向了絕望的邊緣。兩家的親人輪番到醫院驗血,但是檢查配型結果卻令人失望:都不符合捐腎條件。
常德市腎病協會會長周小華聽說了兩個患者的曲折經歷后,與廣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進行了聯系,廣醫二院教授潘光輝大膽設想:既然兩個家庭各自親屬配型都不理想,那何不嘗試互相配型?
11月24日,何一文以及父親、何志剛及其表哥4人的血樣被緊急送往廣醫二院。11月28日,配型結果出來了:何一文的父親為何志剛捐腎、何志剛的表哥為何一文捐腎的交叉配型非常理想!
但就在此時,廣醫二院向他們宣布了一個消息,“手術須暫緩進行”,原因是未能獲得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的通過。醫院已將這兩個比較特殊的病例上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醫院的決定似乎有充足的理由。院方人士解釋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指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買賣人體器官,不得從事與買賣人體器官有關的活動”,“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系的人員”。而目前,兩個家庭之間的交叉換腎并沒有充分證據證明他們是上述三種關系中的任何一種。
醫院的說法把兩家人推入了冰窖之中,于是他們想到去別的地方做手術。
幾番周折之后,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腎病移植中心給他們打開了希望之門。
2008年1月6日,兩家人來到海南農墾總局醫院,并帶上了民政局、派出所等單位開的證明,書面證實他們兩家之間存在因幫扶形成的親情關系。同時,他們還專門簽訂了《自愿捐腎協議書》。與此同時,由13個人組成的醫學倫理委員會在認真討論后認為,這個手術是可行的,沒有違背法律規定。“國家立法限制器官移植,目的是控制器官買賣。而這個例子中,根據我們醫院掌握的情況,兩家人之間明顯沒有買賣行為,因此,我們認為這臺手術合乎法律法規。”
1月7日,經過近3個小時的緊張手術,兩個家庭互相捐獻的腎臟分別被植入何志剛、何一文的體內。
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院長肖勁逐在術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活體器官捐獻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通過這起事件也許可以推動社會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由于受傳統觀念影響,現在腎源相當緊缺,在他們醫院就有40例病人急待腎源,“很多患者在等待中錯過了移植的時機而死去,這是一件相當遺憾的事情。”
規定模糊導致理解各異衛生部表態五年內完善
交叉換腎“廣州受阻海南放行”的戲劇性變化瞬時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爭論。不少人質疑,難道器官移植的管理尺度存在地域差異?
廣東省衛生廳一位負責人依然堅持原先的看法,他表示,他并不清楚海南省衛生廳和醫院根據什么理由批準了這個手術。如果何氏兩家仍未有充足證據證明存在真正的幫扶關系,那么他們如何向衛生部解釋仍值得懷疑,也無法用法律來解釋。他不希望今后有人據此效仿。
更多的聲音認為,廣州方面嚴守法律規定,雖無可厚非,但做法不近人情。
記者當時曾留意過幾大門戶網站的網民留言,發現網友幾乎一邊倒地贊成交叉換腎。
卓小勤今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對當時各方觀點的交鋒記憶猶新。他曾參加一電視臺為此事召集的法律專家、倫理學家和醫療專家的討論會,會上觀點各異的專家們情緒激動,幾乎要吵起來了。但他始終認為,社會倫理學是生命領域內立法的最基本原則。“法律本身是為了救助生命、保護生命的。”
在激烈的爭論中,持對立觀點的各方人士并非完全沒有共識。大家一致認為,兩地醫院的做法都未違法,而這場風波的問題,出在對法律的不同理解。因為條例沒有明確規定,什么樣的幫扶才能形成親情關系,因而導致廣州、海南兩地醫院,做出了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判斷。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副主任委員陳忠華教授指出,《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沒有考慮到這類多家庭互換腎臟的“小概率事件”,有待進一步修改。
對此,衛生部副部長昨天在宣布“交叉換腎合法”時表示,在活體器官移植方面,我國是世界上管理最嚴的國家之一。在“幫扶關系”的理解上,像新加坡、法國、美國一些州放得比較松,而我國在條例的實施細則里詳細規定,如果是養子、養母關系,必須要有共同生活經歷,有確鑿證明。他透露,《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仍有不斷修改的空間,將在五年內逐步予以完善。但目前醫院對幫扶關系條款必須嚴格執行。
嚴防可能出現的器官買賣善后問題也需進一步細化
黃潔夫坦承,如果對這一條款操作不嚴格,在我國器官移植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買賣器官的行為。而這,正是反對者的一個強有力的理由,“假如撕開口子,以后就可能會導致洪水泛濫”。
“條例中的規定是為了制止活體器官買賣,保證所有的社會公眾都能享受到公平的醫療待遇,這并沒有錯。湖南這例交叉換腎非常明顯地不存在商業利益,而且合乎腎病患者和社會公眾的根本利益,如果再一味地以制度之名拒絕為患者手術,就有待商榷了。”卓小勤說。
但接受采訪的多位專家一致認為,在對《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作出合理解釋的同時,也需要在制度上進一步細化,嚴格杜絕活體器官買賣。“這是需要被嚴格禁止的,否則就傷害了人們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孫東東強調說,“這個問題非常復雜,一定要嚴格把好關。”
卓小勤也認為,有關部門在尊重生命、保護患者利益的同時,對于人體器官移植中商業行為的鑒定工作要進一步加強。
“很多關系的澄清需要大量嚴謹細致的工作。舉例來說,即便是存有親情,甚至是血親,如父母兄弟,他們之間就不會存在利益行為嗎?這很難說。另外,對于配偶關系的鑒定更是要慎之又慎,因為部分有條件的人完全可以懷著換腎的目的建立婚姻關系。因此,在鑒定工作中需要參照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仔細地辨別患者在病前和病后其親情關系的變化路徑。”卓小勤說。
更多的擔憂來自于交叉換腎后的善后問題。有醫學專家指出,手術建立在交換的前提下,但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平等”,因為兩個供體腎的質量可能是不同的。例如,五年后這兩個換腎者很可能有一個出問題,另一個是好的,到時兩家人能否保持心理平衡?失敗的那家是否會責怪另一家給的腎不好,而要求經濟賠償?萬一同一個家庭的捐腎者和受捐者都出“問題”,他們還能像現在說的那樣“愿意承擔一切風險”嗎?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出現問題,兩家都向醫院索賠,醫方如何應對?
“交叉換腎并不能百分之百地成功。因此,對于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醫院事先都要向病人講清楚,同時厘清責任,避免不必要的紛爭。”孫東東說。
卓小勤也認為,對于一些可能發生的爭論應該是可以規避的。比如,醫院可以在手術之前與病人簽訂一系列格式化的合同,并制定出相應的規范文件。
據悉,目前全國約有150萬名尿毒癥患者,等待換腎的患者約有30萬人,但每年進行腎移植的只有3000多例。導致這個困境的原因之一是供體器官的匱乏。衛生部的明確解釋奠定了交叉換腎行為的合法地位。“這等于給所有等待換腎的腎功能衰竭患者帶來一種新的思路和新的希望。”周小華說,“如果將來患者的家庭間可以形成這樣的互助,交叉配型,交叉捐獻,那配型成功的概率將增大很多。”
事件的主人公之一何志剛在得知交叉捐腎終于不再有法律上的障礙時,感嘆不已:“我覺得我們吃的苦還是蠻值得的。想不到我們驚動了國家的法律,我們為后面的病人做了好事。”(本報實習生 杜曉 本報記者 郭曉宇)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