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記者從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了解到,該院在對一名患兒保守治療4天后,為其實施了手術。術中,專家驚奇地發現,患兒的閉鎖腸管的遠端僅有20厘米左右,并且卷曲成“蘋果皮”狀,該院專家稱這種類型的腸畸形實屬罕見。
這名女嬰來自商河縣,出生后因嘔吐、不排便被送往醫院治療,經檢查發現,為先天性腸閉鎖,同時伴有房缺、室缺、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高壓、三尖瓣返流等先天性心臟病的情況。這名女嬰為33周早產,出生時體重僅有1.7公斤,出生兩天后,家長發現孩子一直沒有排便,并且多次出現嘔吐,遂立即將孩子送至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
入院時,患兒精神反應差,體溫為35℃,面部及大腿外側有硬腫的情況。接診醫生武玉睿根據患兒的癥狀,立即為患兒做了放射檢查,發現患兒存在腸閉鎖體征,但擔心患兒在手術中不能耐受而發生危險,于是決定首先為患兒采取保守治療。
11日,該院外科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為患兒實施了腸切除——腸吻合術。主治醫師武玉睿打開患兒的腹腔后發現,患兒為少見的三型腸閉鎖,僅有一根血管供應營養,小腸盤曲在這條血管上,似“蘋果皮”狀,全部長度不過20厘米(正常為2-3米)。武玉睿醫師將患兒閉鎖的遠、近端腸管吻合后,將腸管與腹壁、側腹壁在自然狀態下進行了固定,以避免腸管鉆入空缺處形成內疝,造成腸壞死。
武玉睿醫師說,由于該患兒為早產兒,體重較輕,同時合并多種先天性心臟畸形,再加上“蘋果皮”小腸,手術難度和麻醉風險都超出一般,死亡率極高。手術順利實施并獲得成功,與該家長送診及時,治療方案得當分不開。患兒的小腸如此短,非常罕見,由此對營養的吸收,要受到一定的影響。術后患兒繼續住在暖箱內一段時間,需密切觀察病情,加強抗感染治療,通過靜脈內補充蛋白等營養物質,以保證充足的營養供給,促進手術后腸管的恢復。患兒只要順利度過“短腸綜合征、營養不良,腸內疝”等并發癥這幾道關口,則能痊愈出院了。(李文鵬 王懷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