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衛生部公布《關于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我國將為農村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征求意見稿要求,到2009年底,各地建立健康檔案的農業人口數不低于本地區農業人口數的5%,到2011年建檔率不低于30%。
今后,我國農村居民有望每人都擁有一份規范的健康檔案,以往只是城里人才有的健康檔案如今也走進了中國農民的生活。
鼠標一點,健康信息一目了然
“醫生,這幾天我的頭怎么老是暈乎乎的?”一大早,浙江省平湖市廣陳鎮村民陸連根顧不上拿病歷,就急匆匆趕到了衛生站。接診醫生一邊詢問他的病情,一邊在面前的電腦上輸入“陸連根”,屏幕上馬上就跳出了他的健康檔案。
今年是國家首次正式提出為8億多農民建立健康檔案,5%的農民年底即可受益。衛生部要求,要優先為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慢性病人等重點人群建立健康檔案,并逐步覆蓋到全人群;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高標準、高起點開展工作,率先建立電子化的健康檔案,為今后信息資源共享和醫療衛生機構間互聯、互通打下基礎。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統一的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內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況、主要問題目錄、周期性健康體檢表、服務記錄表,這里面主要有接診記錄、各種重點人群隨訪表、兒童免疫規劃記錄表等。
農民健康檔案的建立,一些地方早在行動之中。截至目前,北京市密云縣已建立個人健康檔案34.84萬份,建檔率77.6%。在全國至少已有超過千萬的農民建立了健康檔案。
未來健康檔案就像農民的身份證一樣,生過什么病、曾在哪里就診過,到任何一家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都能快速地掌握其病史,避免重復檢查,降低醫療花費。
檔案為農民健康護航
“通過健康檔案,及時了解農民的健康狀況,從而定期地連續地動態地為其提供健康管理的服務,這樣就把我們國家長期提出來的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落在實處了。”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司長楊青介紹。
“均等化的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是社會的‘安全網’和‘減震器’,健康檔案走進農民的生活,有助于公平地提高8億多農民的健康水平。”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說。
農民有了健康檔案,不僅為其節約醫療開支,也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供了條件;而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健康檔案尤其能讓農村居民受益,不少早期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在醫生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下,不吃藥或者用很普通的藥就可以控制病情;健康檔案也可以為醫務人員診治疾病帶來很大方便,使得醫生在治療時能較好地掌握藥物種類及用藥量,也可以避免重復檢查。
健康檔案如何建立
“我們國家農村人口比較多,情況比較復雜,尤其是我們城鄉差別比較大,2011年使三成農民擁有健康檔案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存在很多困難,健康檔案如何與醫院、疾控、兒保、婦保、新農合等信息系統相互銜接,是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衛生部農村衛生管理司衛生服務規劃管理處處長姚建紅說。
那么究竟怎樣為農村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呢?他們的健康信息是如何收集整理的呢?
衛生部在這份征求意見稿中要求,由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通過周期性健康體檢、院內外醫療衛生服務、入戶調查等多種形式,獲取農民健康基本信息,從而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與以往各地探索中常用的入戶調查建檔不同,管理規范提出了以首診建檔、定期體檢、入戶調查等多種方式結合的建檔方式;此外,為了不影響各地的探索,避免資源浪費,衛生部將選擇尚未開展此項工作的地區進行試點,已開展的地區今后逐漸向統一標準靠攏。
2009年是建立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的啟動之年,從今年起開展創建農村居民健康檔案示范縣活動,加強農民健康的全過程管理,到2011年建設100個左右標準較高、管理規范、運行有序、群眾受益的示范縣,帶動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工作開展。(嚴冰 張海林 陳海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