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成都錦江區某學校教師張蓉找到本報記者稱:她媽媽11月28日在綿陽火車站暈倒,綿陽市腫瘤醫院(綿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出診的醫生趕到后,只進行了短暫搶救即宣布死亡。張蓉認為,到現場兩三分鐘就宣布病人死亡,急救人員的搶救存在問題。
為弄清事情原委,本報記者就此展開盡可能詳盡、公正的調查。
到成都給外孫過生老人倒在綿陽火車站
當事人張蓉女士:撥通母親電話,卻得到母親在綿陽火車站出事的噩耗。
張蓉介紹說,11月28日上午快10點的時候,她在成都家中撥打住綿陽的媽媽的小靈通,想問問她上車沒有,但是電話無人接聽。“媽媽頭天晚上來電話說,她要到成都來看外孫,已經給外孫買了兩條過冬的褲子。星期六,是外孫3歲的生日。”
11點10分左右,張蓉再次撥打母親的電話,但接電話的是一名男子。對方稱:“你媽在綿陽火車站暈倒了,你們家里趕快派人來。”張蓉心里一緊:“你是哪個?你咋個曉得的?”對方答:“我是警察,你媽是不是叫杜勛秀?”不敢多問,張蓉立即給家里的座機打電話,沒人接,估計爸爸上街去了;又打媽媽的小靈通,給接電話的警察說家里沒人,對方語氣很急:“抓緊聯系,趕緊派人過來,做好心理準備。”
“做好心理準備”?張蓉一下子急了。張蓉問現在母親情況怎么樣了。對方回答:“已經拉到殯儀館去了……”當天下午5時過,張蓉和丈夫周建斌以及家住德陽的三姨媽杜勛蘭一道趕到了綿陽。記者與他們一道打聽張母杜勛秀去世前的情況。
發現旅客出現意外車站值班員展開了急救
車站值班員陳孝明:旅客說剛開始都還在邊織毛衣邊擺龍門陣,突然就不聲不響了。
最先發現杜勛秀出現問題的是車站值班員陳孝明。他回憶說:大約(11月28日上午)9點55分,候車廳有旅客發現坐在椅子上、手拿著毛線的杜勛秀一動不動,就報告了正在候車廳巡視的陳孝明。陳趕緊走過去,只見杜勛秀歪著的頭低垂著,喊她沒有回應。周圍的旅客說,兩三分鐘前,她還一邊織毛衣、一邊給旁邊的旅客擺龍門陣,不知怎么突然就不聲不響的了。見此情景,陳孝明開始掐杜勛秀的人中試著救她,并通知了值班主任馬紅和安全員楊明。馬紅和楊明到達現場之前,在檢票口執勤的車站派出所民警馬奎(就是后來兩次接張蓉電話的民警)也趕到了現場。由于陳孝明要接到站的火車,就先離開了。楊明接著掐杜的人中搶救。
馬紅是當天的值班主任。她在從值班室跑向杜勛秀所在的候車位的過程中,撥打了120;在車站兩名工作人員持續搶救了大約10分鐘后,綿陽120的醫護人員趕到了現場。
醫護人員趕到現場搶救幾分鐘就宣告死亡
杜勛秀家屬:《出診登記表》顯示的登記時間推斷,120實施搶救過程不足7分鐘。
車站值班主任馬紅介紹說,她看到醫護人員給杜勛秀吸上了氧,“搶救了一會兒,就宣布人已經死了。”
后據陳孝明稱,當他從對講機上聽到杜勛秀的死訊時,他有點驚訝,因為他在實施搶救時,仍感到杜勛秀還有呼吸,也有脈搏。
按照陳孝明、馬紅等的記憶,陳孝明搶救了四五分鐘、楊明又搶救了兩三分鐘,接下來,120才到達現場。楊明說,他在掐杜勛秀手掌虎口的時候,“還動了一下,有點反應。”“我掐人中的時候,(鼻腔)那個氣息,好像還有那個氣體,噴了我的指頭,我還號了號脈搏……有點微弱。”綿陽120第一次指派的醫生,來自距離火車站較近的綿陽市腫瘤醫院(綿陽市第二人民醫院);領隊的主治醫生名叫姚永東。
家屬找到醫院,復印了《綿陽市腫瘤醫院出診登記表》。出診登記表上記載:接到出診指令的時間是9:55,出診時間是9:59,到達時間是10:04,回醫院時間是:10:16。這證明:從醫院出發到返回醫院,一共花費了17分鐘時間;除去路上往返耗去的10分鐘,只剩下7分鐘;這7分鐘,還要除去拿出和收撿相關器材、上下車的時間。那么,真正用于搶救的時間,有多少?這么短的時間,搶救一個病人并且宣布其死亡,合適嗎?
那么,120醫生是根據什么宣告杜勛秀死亡?在綿陽市腫瘤醫院給家屬出具《出診登記表》上,記載了“接診經過及病員情況”:“接120電話后立即出診,到現場時病人口唇發紫,面色蒼白,無呼吸,心跳停止,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約0.5cm,對光反射消失……臨床死亡。”宣布完后,姚永東回復120指揮中心,然后返回醫院。這個記載,說明醫生并沒有使用心電等有關儀器。
綿陽市腫瘤醫院《院前醫療急救病歷》,記載了現場采取的救治措施:“開放氣道、吸氧,胸前錘擊一次復律,心跳未恢復,臨床死亡。”
專家觀點 現場搶救時間沒有硬性規定
對于醫院接到120指揮中心的接診和出診流程,記者采訪了我省幾家醫院負責急診搶救的專家,專家的說法一致。120指揮中心會根據病人病情、所處位置和本人的意愿,本著就急、就近和專科原則通知醫院出診。醫院要在5分鐘內做好一切準備出診,到現場后的搶救時間就要根據當時情況而定,沒有硬性規定。出診醫生在判斷患者呼吸、心跳、脈搏、血壓都沒有生命跡象后則宣布死亡。
從接觸到患者開始算起,整個過程5分鐘內是可以完成的,但急診醫生也會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要繼續搶救,在判斷死亡后基本不會再作徒勞的搶救。
慣例是搶救30分鐘以上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急救科主任、主任醫師李銀先:
像杜勛秀這樣狀況的急救對象,120醫生到達現場后,首先要查看有沒有生命跡象,呼吸、心跳、脈搏等有沒有,如果沒有生命跡象,在保持呼吸通暢的情況下,馬上開始心肺復蘇,即胸外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并恢復的自主搏動,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電除顫轉復心室顫動,以及盡早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來重新恢復自主循環的急救技術。
對于120搶救時間的長短,李銀先表示,目前沒有一個硬性的規定,“但業內形成的習慣,是持續30分鐘以上。”“綿陽120要求的是,在現場逗留的時間越短越好,因為現場搶救的環境和條件都不好,對病人不利。”
當事人是典型的猝死
省急救中心主任胡衛建:
按照出診醫院“到現場時病人口唇發紫,面色蒼白,無呼吸,心跳停止,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約0.5cm,對光反射消失……臨床死亡”的記錄,和目擊者證明當事人在兩三分鐘前還在織毛衣的情況來看,當事人應該是典型的猝死。在我國,像這一類的心腦血管猝死的生還率只有1%。這是因為發生猝死后,沒有人在第一時間發現和實施心肺復蘇等有效的搶救措施。
由記錄來看,出診醫院并不是杜勛秀發生猝死后時的第一發現人,而目擊者也不清楚杜勛秀是何時突然停止織毛衣、呼吸心臟停止的。所以等120到現場后,經過一個檢查程序判斷沒有再進行搶救的必要,放棄徒勞的搶救是沒有問題的。“如果120是在杜勛秀心臟呼吸停止、發生猝死情況時的第一目擊者,就應立即實施搶救。杜勛秀或許還有生還的機會。”
120出診對患者進行院外的搶救是沒有時間上的硬性規定的。這完全是醫護工作者根據現場情況、患者當時情況和基礎疾病等等來進行判斷搶救的。
宣布死亡需要綜合分析判斷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急診科主任曹鈺:
要宣布一個人是否死亡,需要醫生對患者的心電圖、臨床表征、基礎疾病和院外搶救等一系列情況系統的分析判斷。搶救時間也是要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由醫生來掌握,但是盡一切努力對患者進行搶救這一點是肯定的。如果120接警時患者已經死亡,醫生到現場后也應做相關的檢查判斷。
但接警時,有目擊者能證明患者有倒地這個動作,那么對其的搶救是不留余力的,而不是用時間表示搶救是否積極。“如果被宣布死亡,那么家屬要跟隨出診醫院回院開死亡證明,或者由警方開據死亡證明。”(華西都市報 青興海 程渝)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