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壓看起來是需要專業輔導的,過程復雜的一件事。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完全可以輕松為之。
高速生活節奏帶來的壓力讓人煩惱不堪,苦苦尋求解決辦法,有些人還會咨詢專業的心理輔導人員來更好地減壓。在每天如出一轍的生活進程、一成不變的時間表中,我們重復著同樣的動作,在同一時間起床、洗漱,在同一路段堵車,喝同樣的飲料,乘同一部電梯,甚至開同樣的會,接同樣的電話,循環往復無暇再考慮其他。但正是在每天這些重復簡單的事情里,其實只要做出小小的改變,就可以達到減壓效果。
起床后第一個動作是?
A 看時間 B 穿衣服 C伸懶腰
伸懶腰只是無意間的小動作,但這個小動作對于晨起來說減壓指數巨大。起床后,腰椎立刻從靜止狀態變為承重狀態,這種轉化過程要是過于急促,很容易導致脊椎不適、腦供血不足,讓頭部產生壓迫感或者空洞感,并且生理上的壓迫感很快會在潛意識中影響到心理,起床時處于不適狀態對整個早晨的心情都會有很大影響。
刷牙時的習慣是?
A 邊刷邊想今天要做的事情 B 匆匆刷牙完成任務 C 全神貫注刷牙
刷牙是一種重復性的簡單動作,你是不是會有刷牙時思考問題的習慣?實際上,在這兩分鐘時間全神貫注刷牙的減壓指數不容忽視。全神貫注刷牙的狀態屬于一種專注的無意識狀態,心理學專家稱,這種狀態能夠創造潔凈的自我空間,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為組織器官輸送大量的氧氣和營養,還可以幫助人們減輕疲勞,對于減少焦慮有著明顯的作用。所以,對大腦來說,全神貫注地刷牙是很好的休息。
早餐時間有多久?
A 經常不吃 B趕時間,有時候邊走邊吃 C 10分鐘左右
一大早降臨的壓力之所以讓我們不堪重負,除了因為沒能夠進行足夠的身心調節,早餐誤區也誤導了我們。如果你每天早晨吃早餐時都在和時間賽跑,或者因為沒有食欲、沒有時間干脆不吃早餐,那真是虧大了。營養學家們對像你這樣的早餐“速食者”或“免食者”敲起了警鐘:早餐不吃或吃得過于匆忙影響了身體處理壓力的能力,給一天的工作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從容吃早餐給減壓指數加分不少。
你在夏天的上班途中會:
A 打傘遮蔽陽光 B匆匆趕路,很少在意天氣 C放慢腳步曬曬太陽
除非下雨,你是不是很少關心天氣?你是不是覺得夏日的陽光有害無益?你是不是總是在早晨匆忙趕路?那么,從明天開始早起5分鐘,在上班途中曬曬太陽吧!曬太陽可以促使骨骼正常鈣化,而鈣是天然的神經穩定劑,能松弛神經。陽光中的紫外線也能增強情緒活動,緩解壓力。一天當中,有兩段時間最適合曬太陽:一段是上午6-10點,一段是下午4-5點。上班途中曬太陽的減壓指數相當可觀。
你經常遇到堵車嗎?
A 不管是開車還是坐公交,每天都堵車 B常會堵車 C偶爾堵車,交通狀況經常還不錯
如果每天在交通高峰時間都遇到堵車,而且堵車時間較長,那么你每天的壓力指數會驟然升高。如果你每天出門時還對天天都會遇到的道路狀況懷有僥幸心理,心理落差加大,神經驟然繃緊,壓力會更大。心理學家建議,這些壓力既然經常面對,還是學會在堵車時間內做些調整情緒的事情吧,比如聽聽音樂、廣播,在公交車上打電話與人聊天,想想午餐或晚餐的內容等等。
每天開始工作以前,你會:
A 所有工作都拖到deadline B先把緊迫的工作做完 C先定計劃再開始
將工作都拖到最后期限的習慣會讓你的壓力指數明顯高于習慣定工作計劃的人。面對最后期限的時間越短,身體的情緒壓力反應越大。在短時間內立刻進行高壓狀態的工作,會使壓力荷爾蒙猛然升高,身體機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科學家研究表明,經常處于這種極度緊張狀態,還可能會引發人體免疫系統的基因發生變化,簡單來說就是因為細胞不聽抵抗發炎的信號,也就不能發揮保護身體的作用。每天都在開始工作前制定簡單的計劃,高度緊張的時間大大降低,巨大的壓力當然也就不會自己找上門。
你的辦公桌的狀態是:
A 一直處于混亂狀態,并且習慣如此 B偶爾看不下去才會收拾 C經常保持井井有條
心理學家分析,不喜歡收拾辦公桌,與一個人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本身的個性及心理惰性都有關系,有些人是為了釋放內心壓力而故意這樣做。但一張凌亂、積滿灰塵的辦公桌,會使人們的思維凌亂,產生煩躁的情緒。無形中會擾亂大腦的思索,影響工作效率及智慧的發揮。如果辦公桌之間距離比較集中,凌亂的桌面還會影響其他人的視覺和工作情緒。只需要花費很少的時間,把辦公桌變得井井有條,壓力就會悄悄降低許多。
你經常喝的飲料是:
A 碳酸飲料 B 功能型飲料 C茶類飲料
英國的幾名心理學研究員曾經進行對比實驗:研究人員將75名男性分成兩組,一組每天喝4杯含紅茶成分的咖啡因飲品;另一組則喝相同味道,沒有茶成分的咖啡因飲品。研究員還要他們做些會增加壓力的任務,例如在5分鐘內預備及發表演講。六個星期之后,研究員發現,雖然兩組人的壓力程度、心率及血壓均差不多,但50分鐘后,喝含紅茶成分飲品一組的壓力荷爾蒙減低了47%,另外一組的壓力荷爾蒙則只下降27%。此外,喝茶的一組表示他們完成大壓力任務后,感覺更放松。(錢玉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